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甚至大局當中一點點的變化,都有可能引起事物的崩盤。
不論對於神道教背後的神君來說,還是那些享受著神道紅利的神官神使來說,都沒有想到反撲會來得這麼猛烈。
回到蘇杭郊外,那位一舉一動都讓人矚目的儒家大宗師,隱隱已經有‘心聖’之稱的寧採臣,寧伯安先生,一篇文章傳檄天下,頓時引起各界注意,就連朝廷內閣當中也是頗為震動。
要知道這種人物一旦出手必然不是毫無目的,而神道教的一些動作卻是也引起大宋朝廷的不滿了。
..
紅木桌椅上一杯杯茶盞散發著熱氣,不見任何的煤煙碳爐,可是在這座幾乎代表著大宋王朝權力巔峰的地方,卻沒有一絲的寒意。
溫暖得讓人忍不住渾身發癢。
不過對於這種變化,在場的這些內閣大臣們早已經習以為常。
集中供暖,數年前就已經開始在開梁城各地展開,一個個區域的鍋爐,由工部配合監天司研發出的靈機暖爐,還能用木炭等東西並行供能使用,不但汙染不多,還能有效的穩定地脈多餘難以排出去的廢棄能量。
減少開梁城附近的地質災害,只要控制頻率和次數,簡直就是有益於天下的地脈穩定器。
而冬日供暖也不過是附帶的罷了。
享受著過去歲月當中根本難以感受到的舒適,在場的這些內閣大臣們的內心處都緊繃著一根弦。
別看如今好似上古聖王,當今人皇無為而治,幾乎沒有打理過大小事務,可是當他親政的十年已經為這個王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只要穩定住工部,百家各司其職,百官不出問題,大宋王朝繼續躍進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也因此這些內閣大臣們哪怕是有著自己的想法,也是斟酌再斟酌才會提出,而一個新生事物的出現,他們往往也是等它們發展,看出了到底會變成什麼可能『性』,這才著手來進行管理。
而非一開始就進行強力的壓制,這不符合實際,也不符合大宋積極向上的國勢。
可是當足以影響天下學子百家的大宗師人物都出馬了之後,事情就變了,就連他們這些內閣大臣也難以忽視,這位代表的民意民心,還有天下學子的人望!
“諸位怎麼看?”
內閣首輔依舊是寇準,只不過看上去比之前又要垂暮了幾分,不過想想他的年紀也知曉這位快要從這個位置上下去了。
而在他的身旁是和他幾乎同行了十幾年的李峰平,這位言語不多,往往可以切中要害的內閣大員,如今也是內閣的二號人物,不過想必在寇準退下後他也過不了幾年也要離任了。
一代人換一代人,這也是趙無憂有意造就的局面,否則年紀太大做出了昏庸的決定,又或者前一部分班子的人為了權威否決了新生的想法,只會造成內閣內部的混『亂』。
所以內閣一直是一半新人,一半老人的做法,等首輔退下,那部分老人就會一齊離開,剩下的新人,再補充一部分新人進來。
一半一半的做法,可以使得內閣始終有著新鮮的想法和血『液』,不至於陳舊,腐朽。
“還能怎麼辦?”
雖然馮泱不過是新入內閣的人物應該算是新人,可是他自己知道壽元不足是他的弊病,所以有時候比較過火和大膽的改革反而是他提起的。
“這位年紀不大,手段卻老辣的很,這一篇文章就算是定了神道教正偽之別,直接壓制住了神道教的發展勢頭。”
哼哼了兩句,這位法家中興半聖倒是一點不生氣,他也早已經對神道教的那些傢伙看不過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