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儒家一脈又有大儒出世,這才是真正關係後世脈的大事!”
蘇賢書院當,江南道唯一一位大儒人物,也是書院的山長『摸』著鬍鬚看著蘇杭城內不時閃爍的華,『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無論其他幾家是怎麼傳承,儒家一直很簡單,只有將書讀到了心,才算是真正的學有所成。
一言一行皆是學問,甚至與世而變,體會經典結合當前,出現了一種新的感悟,這才是所謂的大儒之境。
得其意,而忘其形,感其神,而忘其宗,這便是真正的學有所成,開始言行合一了。
“不過這位在蘇杭也非是一日了,終於到現在『摸』到了大儒境的邊了嘛?”
看著方向,這位山長自然知道是什麼人突破了,不過他也是十分的怪。
畢竟那位也是曾經於蘇賢學院求學過的,只不過道理和這位大儒有些不同,最後走到了另一條路,他也提點不得。
不知怎麼最近想通了一般,華越發明顯,更是隱約間已經開始有了大儒的氣度。
浩然之氣在大儒之前都是善養,而過了大儒境那才是真正體現出了儒門修者的厲害,一口浩然氣蘊藏於胸口。
驅邪祟,下斬妖魔,甚至可以號令鬼神。
這才是為何儒門一脈幾無長生之輩,可是卻可以和道佛並立的原因。
不管如此,儒家一脈終於有望再添一位大儒,肯定是有益無害的事情。
‘這個時候可不能讓你們那些煩人精攪和了我儒家一脈的好事!’
微微一笑,只見他又凌空書寫了一個鎮字落在了蘇杭城內,夜『色』愈深,周圍的封鎖也越發的明顯。
不少在城內修行的道門一脈子弟只覺得渾身氣息一衝,睜開了眼睛不滿的嘟囔了幾句,乾脆放棄了每晚的課業,直接轉身睡覺起來。
另外也有些趁著燈火還亮,又沒有睏意開始品讀道門一脈的經典。
唯有在城東的一條街道內,一戶不算高大,卻時而有異彩流轉的宅邸,書房內早已經很久沒有溫過書的老頭端著書本彷彿看入了『迷』一樣,完全不記得身外之事。
大儒手書是何等珍貴?要知道江南道到如今也不過蘇賢書院一名大儒而已,蘇賢書院的大儒手書也沒有幾卷。
畢竟手書並非法寶之類,可以儲存很久,如果要體會其屬於大儒的道理,光字是記載不全面的,還需要體悟其的精神意志。
而這部分精神意志是會消散掉的,如同他們贈予的字詞一樣,最多也是堅持三代人,百年時間。
所以趙無憂派人給馮老頭才會讓這位只差一線邁入大儒的讀書人如此的無法拒絕。
尤其是那幾本書還是特別符合他道路的書籍!
“夫天地者,生死有序,倫常有別,然自然無則,懵懂於萬物之,行威力斯威爾...”
不自覺的將心所想逐漸誦讀了出來,哪怕是在另一間書房溫書的馮家兒子也忍不住跑了出來,大儒破鏡的精言大義,連趙無憂都未曾聽過,更何況他?
幾乎是眨眼間一道道浩然之氣便匯聚於這個小小宅邸,將馮家兒郎這些時日來耗費的元氣補益,心被『迷』『惑』的那部分神魂也徹底的清明,往日種種本是有一層『迷』霧,此時破除卻好像一面鏡子。
反饋著讓他從另外一個視角不斷的看著過去和紅玉的交往,一個疑點,兩個疑點,很快他心便有了所猜測。
不過現在不是讓他想這些的時候,一道道浩然之氣凝結為一個巨大的白『色』虛影矗立於天地間。
沒有吃過豬肉也是見過豬跑,知道自家父親已經到了最為危及的關頭,不敢怠慢,直接站在了父親的書房門口。
打定了主義,無論什麼情況也不能讓他人闖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