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將軍威風凜凜,算當年軍中蓋世之英雄......”
曾寶蓮手捧著卷宗,每每讀到這一句時,哪怕曾祖父已過世,哪怕這卷宗讀過不下百遍,也不由得神往,在夏日的驕陽中捧腮半天。
荷花池就在附近,亭亭白蓮出淤泥而姣潔。
和曾寶蓮的肌膚相比,白蓮只能提前夭折。
這是一個美貌的小姑娘,今年十二歲。
這也是一個堅韌的姑娘,每每做活休息的時候,認字不多的她最愛看的,是先祖曾將軍鐵騎破敵的故事。
對著手中卷宗,曾寶蓮輕嘆氣:“唉......家裡就真的起不來了嗎?
就像一堆扶不起來的爛泥,這是很多人眼中現在的曾家。
曾經的曾家是什麼模樣呢?
放眼望去,從眼前大片的宅院就能回想當年輝煌。
但這片宅院也恰好揭示曾家的敗落,約有一大半兒的地方無人居住,院門緊閉,牆頭上雜草探頭,夜晚風一吹的時候,總覺得裡面有鬼。
餘下一小部分改成四個院落,大房、二房、三房各佔一個,還有一個小小院落當廚房也兼客廳。
在這個小院落裡,面對日光的那間招待客人,背後的那間時常傳出菜香茶水香,送給客人也方便。
曾家是真的敗落了。
親戚們談論起來,總結出兩條。
“曾老夫人肚皮爭氣,六年生三個兒子,娶三個媳婦卻生三個女兒,曾家這將門之家無人頂替,不敗還等什麼。”
這是別人眼裡的第一條,聽上去還帶著荒誕,第二條呢,就一針見血。
“生三個兒子也沒有用,老大不中,老二不中,老三不中。”
把親戚們的話想到這裡,曾寶蓮心裡一團煩躁,看不下去描寫曾祖父事蹟的卷宗,闔上它,眼神幽幽的如一汪靜水。
三房裡的寶蓮姑娘排行老三,是家裡最小的姑娘,上面還有二房的二姑娘曾紫芳,還有大房的大姑奶奶,出嫁的曾秀慧。
這名字沒錯。
曾家已然敗落,守不起祖宗手裡的規矩,把姐妹們的名字還有個講究。
曾大爺身為長子,雖竭力的給女兒起個“秀麗賢惠”,但奈何曾二爺只想當官,考不上捐也成,只恨沒有銀子捐,就在女兒名字上洩憤,二姑娘就叫佩紫的芬芳,佩紫,有求官的意思。
因為這個名字,曾大爺暗暗防備二爺,擔心他賣女求官,把曾家自己心裡僅有的一層臉面丟乾淨。
曾二姑娘的名字肆意,曾三奶奶也就大膽的給女兒起名寶蓮,因為她是南邊水鄉的人,嫁到京城以後,她的公公曾將軍壯年戰死,去泉下陪伴有英勇之名的曾老將軍,就是曾寶蓮手中卷宗寫的那一個,曾家三位爺中不了官,曾家一天比一天差,曾三奶奶先是無顏面回孃家,再就拿不出錢回孃家,夢裡也思念水鄉的她,在女兒名字上解解相思。
寶蓮姑娘是家裡姐妹中唯一心懷祖父、曾祖父的人,也是家中唯一向往祖父輩風姿的人。
但是她除去向往,再就是偷偷的躲起來看祖父手札,曾祖父卷宗,也沒有別的辦法。
有時候,寶蓮甚至很灰心。
這個朝代,天下是應該男人去闖的啊。
她,只是個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