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皇后根部不用看皇帝的臉色,便知此時他定是不好了,急忙出聲制止道:
“都給本宮住嘴、”
聲音隱隱自丹田,沉穩而盡顯威嚴,此言一出衝斥滿耳的啼哭聲立時嘎然而止,雖偶而還有抽泣之音傳來,可這效果卻已經是極好的了。
皇后這廂呵斥了眾人,臉色難看中隱隱的彷彿醞釀了一場暴風驟雨,下一刻便驟然而。
雖是這樣、可在轉頭的瞬間便轉換成了和風細雨,瞧像皇帝眸子立時浮現了出了溫和的神情,這是要好好商量的樣子啊!
“皇上、依臣妾看此事就是圍在一起的奴才不長眼,麗嬪興許已經站穩了腳跟,卻被衝過來有些緊張的奴才給撞到了,有這樣冒冒失失的奴才,如何能伺候好主子。”
皇后這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沈二錦覺得她是意有所指的、在轉移皇帝的注意力,顯然皇帝剛剛那番話是怒急所說,可一下子把兩位妃嬪打入冷宮,在杖斃這殿內不下五名的奴才,這樣做未免有些樹大招風了,就算是他怒急、真要這樣做、那也不可能是因著黃鶯兒,所以、皇后的話就是他的臺階,下不下的就看他是如何打算了。
“皇后說的也未嘗沒有道理,最後是誰衝過去攙扶的麗嬪,還不趕緊報上名來。”
果真是禍水東引,皇后這招還真是高明,沈二錦依稀記得就在黃鶯兒到地之時,身旁雖是圍了一圈的人,卻都不是最後一個跑過去的、而那最後一個大概、可能,是得了玉嬪的吩咐後匆忙上前,而未近身的、她自己了。
這是不是就叫做‘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而她這條魚死的冤枉。
沈二錦好歹是玉嬪身邊兒的人,就算是要報上大名也應該由玉嬪來說,而不是她自己冒然的衝出去,說不定立時便被盛怒的皇帝判個斬立決、
到也不盡然,身為奴才斬立決於她來說、有些高抬她來了,那最後大抵就是杖斃了,所以、
現下玉嬪的態度尤為重要,沈二錦不由得秉了呼吸,一顆心‘咚咚’的跳的極快,彷彿下一刻便要破口而出。
許是等了良久也未見有人出聲,眼瞧著皇帝又要火,皇后適時的出聲問道:
“到底是誰,皇上問呢!還不自己出來嗎?”
這話音兒雖不大,聽在沈二錦耳裡只覺威脅意味濃重,此時她知道不該抬眼打量任何人,可心底一直砰砰亂跳的那顆小心臟,似乎有些承受不住的想要抬眼瞧瞧、那個最後而去的宮女究竟是不是她,現在於她來說分秒都是煎熬。
想她進宮這一年來若說她不怕,那是假的,可細想下來她最怕的當屬皇帝,他若是了威就連皇后都不敢違背,更何況是她一個小小的奴才。
所以、
這也是她與楚銘同盟的原因,想到楚銘忽而想到、倘若自己今日當真出了事兒,那、他會是什麼反應、
這枚棋子他還會不會要?
要、那便救、
若不要,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