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在東宮賢德殿舉行!百官先到賢德殿等候,隨後,太子才穿戴冠冕出現在賢德殿。
“參見太子殿下!”百官行禮參拜!
“眾卿平身!”高明開口。
“謝太子殿下!”百官起身。
“本宮奉旨監國,還望諸位臣公能夠鼎力相助!輔佐本宮治理好大湯的天下。”高明說道。
“臣等定當盡心竭力輔佐太子殿下監國!”左僕射杜汝輝道。
有人帶頭,後面的自然紛紛表態,在太子殿下監國期間,定當全力以赴,輔佐太子。
朝堂之上,群臣和睦,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本宮剛回京師不久,對於朝政還不太熟悉,不知諸位,可有什麼要事,要啟奏!”高明開口道。
高明話音剛落,侯俊基便站了出來,杜傑和趙鶴品階太小,沒有資格出現在這樣重要的會議上。
所以,建議讓藩王回封地的事情,只能由侯俊基這樣有舉足輕重的老臣站出來提議。
“殿下,按照慣例,藩王成年理應去封地,不應久居京師,如今各藩王在京已有些時日,臣以為應該讓他們立刻返回封地。”侯俊基說道。
“陛下病重,他們身為人子,回京探望陛下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大將軍所言也不無道理,諸位以為如何?”高明問道。
這就是高明他們商議後的結果,將這件事情擺出來,大家討論,也可以藉此看看,那些人是自己人,那些人是敵人。
“殿下!臣以為不妥,各位王爺回京是為了向陛下盡孝,拳拳孝子之心,天地可鑑!如今陛下龍體欠安,給位王爺又怎麼能夠離去!”戶部的一員官吏出列道。
高明默默的將他記下,此人定人是李承愔等人一系的,只是不知道他支援的是誰。
等這件事情結束之後,在處置他也不遲。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戶部官員說完,立刻站出來許多官員,都反對藩王去封地就藩,理由是皇帝還臥病在床,他們要是離開了,皇帝想念他們的時候,人卻沒有在京師,這樣只會讓皇帝平添思念之情!
這是一種不孝,唯有等皇帝身體康復之後,再去封地也不遲,太子這樣拆散人家父子之情,有違人倫!
這些官員上至從五品,下至九品都有,只是他們不夠聰明,非要跳出來惹事,那就不能怪高明磨刀了!
這些人有三省六部官員,也有九寺五監的官員,他們大多沒有什麼實權,在各自的衙門裡沒有多少話語權。
可以說是有一定分量的小角色,都是一些並不重要的人。
當然,高明不會相信,藩王們只拉攏了這些酒囊飯袋,肯定也拉攏了一些在各自部門的實權者。
只是他們沒有跳出來,而是讓一些小嘍嘍出來試一試水,他們靜觀其變,再做打算。
至於擁護李承泰的那幫人,並沒有跳出來吶喊,對於他們來說,其他藩王去了封地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這樣李承泰的競爭就會減少許多,他們才能將所有的力氣用在對付太子上面,反正他們的威王殿下又用不著就藩,這可是皇帝的旨意。
“諸位臣公的建議也不無道理!”高明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