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靠在椅子上,再次審視這些分類。
一眼看上去感覺有點混亂,無法直觀的明白是怎麼回事。
於是,陳晨給每個類別的生命,分別新增了一個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註釋。
乾神。
坤魔。
震靈。
巽巫。
坎仙。
離妖。
艮佛。
兌鬼。
當然,這八個註釋名,只是便於理解的代號,不影響內部的判斷邏輯。
並不是說叫妖的分類裡面就只有妖,也不是說,自認為是仙的,神的東西,到了這個體系,仍然是仙,是神。
不管對方本來是什麼,進入這個空間,就會自動觸發這個判斷機制。
只要有一個分類符合,就自動賦予標記,對方就算是融入了這個體系。
與此同時,這個邏輯本身就是變化的,不同的類別的生命之間,都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而且,以上這些判斷類別,仍然是開放式的,同一類中仍然會有差異極大的個體。
當遇到的生命體多了,判斷的結果多了,每個分類下面積累的生命資料多了——
陳晨才會思考,要不要在這些分類下面,再增加次級分類。
而一級分類現在基本確定了,第一次寫入載體的生命法則,就只有現在這些內容。
然後陳晨開始思考,構建超自然力量的運轉模型。
思考這個世界的本質,結合之前的生命型別設定模式,陳晨腦海中的體系逐漸成型。
不久之後,辦公室的房門忽然被人推開,熟悉的聲音傳進了陳晨耳中:
“哥哥!你終於來了!”
凌靈靈嘴裡面叫著,快步跑到陳晨身邊說:
“哥哥,今天白天,我按照你說的,去找了一下聲律、音韻學方面的書。
“差不多明白了,講的都是古代詩詞歌賦用的押韻、對仗、平仄的技巧。
“然後去玩了一下各種音遊,又聽了各種動物的叫聲,自然界的白噪音。
“深入瞭解了聲音相關的自然原理,我開發出了一些新的能力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