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李家的侄子,婦人真的是讚不絕口,這年頭科舉考試越來越嚴,能考上的人是寥寥無幾,除了那幾個出身在世家的公子哥,這一屆只有李家的侄子考取個狀元。
李家侄子姓李名月朝,字聞離。
憑將掃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別離。
姜圓覺得這個名字過於女性化,不知道的人聽起,還以為是個姑娘。
婦人頓了頓,繼續說道
“這孩子正到了成婚的年紀,但為了功名遲遲未娶妻”說到這,婦人長嘆“他也是個苦命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死了爹孃,不得已才從蘭陵匆匆趕來長安,投奔老夫人,好在是個肯上進的,也算不負爹孃厚望了”
聽到這裡,姜圓想既然身中狀元,模樣俊朗,長安的貴女那麼多,怎麼可能輪到她一個小小八品官的女兒做狀元夫人。
假如說深藏功名,皇帝看中,把公主嫁給她也不是沒有可能,怎麼會輪到她呢?
姜圓這樣想著,便問了出來
婦人一怔,很顯然沒有想到姜圓會這麼問,躊躇:“這....娘也不太清楚,可能是覺得你們兩姐妹都嫁入李家,親上加親?”
過後,婦人樂呵呵一笑“你呀,就不要管那麼多了,安心呆在家中,等著出嫁吧!”又囑咐道“這幾日沒什麼事就不要往外面瞎跑,都是個定親的姑娘了,可不能和以前一樣,會被人說閒話的”
姜圓怎麼能安心,這裡面絕對有陰謀,她如果嫁過去,恐怕被骨頭吃的都不剩。她放低姿態,不經意間提了一嘴:“不知姐姐最近怎麼樣...”
“你們倆姐妹從小感情就好,這才幾天,又想姐姐了?”婦人問
姜圓哀愁“是啊,自從上次姐姐回門,被爹打了一巴掌,我怕她會李家受欺負”
婦人拍拍姜圓的背,安撫道:“李青遠雖然為人有些孟浪,但是平日裡也算規矩,不會拿你姐姐怎麼樣的。”
李府三公子,叫李青遠,姜圓到今天才知道。
但是,這下就讓姜圓感到奇怪,平日規矩?那她幾次聽到的傳聞,強搶名女,逼良為娼,後院小妾無數,又是怎麼回事?更何況那天她的大喜之日是親耳聽他所說。
“娘你不知道?”姜圓問
婦人兩根繡眉微微蹙起,不知所以:“知道什麼?”
姜圓以為自己說的和婦人所想,不是一回事,又開口道:“關於街坊那些李三公子的傳聞”
婦人更是一臉茫然
姜圓看她的表情就知道,恐怕她的這位孃親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大女兒嫁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怪不得那日,原身姐姐被打,她無動無衷,因為是江含淑先開口罵人,她認定是自己女兒的不是。
她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女兒的遭遇,一直被矇在鼓裡。
街上傳言四起,不,不能說是傳言,是板上釘釘的事,李青遠的作風上到八十多歲的老人,下到三歲稚子,人人皆知,婦人怎麼會一點風聲都聽不到。
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故意瞞著她,不想讓她知道,這個人是誰不言而喻,在這府中誰有這麼大的能力,就只剩下她那個爹爹了吧。
說道此,姜圓也佩服,府中小廝加上丫鬟,人數眾多,要想不走漏風聲,實屬艱難。
不對!,姜圓回想起當日在房中,阿滿對她說的話,她應該也是知道李三的情況,那時阿滿以為自己在思念姐姐,出言安慰,既然阿滿知道,還安慰她,難道就沒有人在婦人面前說什麼?
就算是婦人院中都是江府的人,難道她爹就不怕自己告訴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