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三日。
西夏國相元固耳向西北邊境主官王韶遞交降書。
乞請其向趙頊彙報,西夏願意向大宋俯首稱臣,並可將梁太后與前國相梁乙埋交由大宋處置。
提出的唯一一個條件是,與高麗同等待遇即可。
王韶收到降書後,當即就將其退還了回去,並送去了一句話。
“我家官家曰:得西夏,無用矣。”
此話,乃是趙頊在年初時告知王韶的話語。
趙頊早知西夏會降,因為除了投降大宋,西夏朝廷已經沒有活路。
但是,大宋並不想要它。
當下,大宋已有燕雲,養馬之地已經不愁。
高麗能夠給大宋提供地勢之利,東瀛島能夠助大宋征服更遠的海域。
而目前的西夏、朝廷混亂、民不聊生,各地都有盜匪與強盜,禍亂頻生,正處於百姓造反的邊緣。
且党項族喜歡出爾反爾,留下來尤為容易出事。
大宋此時收復,只會有無盡的麻煩,還需要大量的金錢和兵力才能維持。
完全划不來。
另外,趙頊早已設定了西夏的結局。
依照西夏目前的情況,最多半年,百姓定然紛紛起義造反。
到那時,大宋就派青唐吐蕃前往鎮壓。
青唐吐蕃向來與西夏有仇,讓他們以武力鎮壓再合適不過,對付西夏人,靠大宋的禮儀教化根本是行不通的。
唯有青唐吐蕃的拳頭,才是西夏人的剋星。
然後,趙頊便將西夏領土交給青唐吐蕃,只需後者每年為大宋提供一定量的馬匹和青白鹽即可。
這是解決西夏最省力的辦法。
土地不同,作用就不一樣。
高麗州和東海州,可以發展海運與漁業。
但西夏這片土地,註定是貧瘠的,大宋除了加大這裡的商貿往來頻次外,也並沒有太好的方式讓這裡出現一座百萬人口的大城池。
當得到王韶的回覆後,西夏國相元固耳氣得差點兒吐血。
這相當於白給,別人都不願意收留。
這是有多噁心西夏朝廷啊!
而西夏百姓知曉此事後,民怨滔天,紛紛開始聚眾起事,他們覺得唯有推翻西夏朝廷的統治,才能夠被大宋接納。
……
而此時,大宋的百姓都是又懵又喜。
沒想到眨眼間,高麗和東瀛便變成了大宋的高麗州和東海州。
這對大宋來講,乃是一次飛躍式的進步。
此等開疆擴土的豐功偉績,足以讓許多人青史留名。
一些有錢的商人已經開始打點行李,要去那裡經商和旅行了。
與此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