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五日,高麗國主宣告全國。
“東瀛無恥,陷害高麗是放火燒燬大宋萬畝麥地的幕後主使者,高麗國為自證清白,將傾全國之力出兵進攻東瀛!”
此外。
高麗國主親自寫信給了遼國、西夏、大宋三國,大罵東瀛無恥,以此破壞高麗與大宋的關係,並將此事鬧得天下皆知。
有人稱,高麗是詭計敗露,無奈之下只得進攻東瀛來自救,畢竟一旦大宋來攻,高麗必然滅國。
也有人稱,高麗就是被東瀛算計,為求活命,只能選擇進攻東瀛,引得大宋懷疑東瀛。
有人支援高麗,有人支援東瀛,也有大宋百姓認為不如將兩國都滅了。
這種事情,在未拿出確鑿證據前,比得就是誰的聲音大。
而西夏和遼國都在看大宋的反應。
當下,大宋認為誰是兇手,誰就是兇手。
然而,大宋並沒有任何動作,只是將兩國國相關進牢獄便不再提此事了。
當日,高麗戰船便揚帆出海,直衝東瀛島。
……
東瀛國,皇宮。
東瀛國主,一個短小而壯碩的中年胖子,穿著木屐來回踱步。
“該死,這個藤原信出的什麼餿主意!他不是說此計一出,大宋必然進攻高麗,而遼國和西夏也會參戰嗎?這……這……和想象中不一樣啊,高麗竟然來攻打我們了!”
這時,一個謀士說道:“國主,這是高麗的斷臂求生之計。”
“依照高麗的兵力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他此舉乃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冤枉的。我們也必須向大宋、遼國、西夏寫信並昭告天下,此事與我們無關,高麗乃是行跡敗露,才將這盆髒水倒在了我們身上,在輿論上,我們必須要搶佔優勢,不然,大宋真以為是我們乾的,恐怕也會攻打我們。”
“此次,只要大宋不動手,我們便有利可圖。待我們打敗了高麗,完全可以去高麗島搶掠一番,然後再賣給遼國一個人情,將高麗瓜分了。遼國最擔心的便是大宋佔領高麗,而我們若擁有了一部分高麗的領土,那以後即使與宋開戰,主戰場也會是高麗,而不是我們的東瀛島。”
“有道理!”東瀛國主點頭道,“你立即草擬多份密信,要裝得可憐一些,讓所有人都相信,我們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臣遵命!”
兩日後,東瀛國的宣告也出來了。
東瀛痛斥高麗齷蹉骯髒,人面獸心,將髒水潑到了他們身上。
其還聲稱:東瀛自漢唐以來,深受中原文化浸潤,與大宋實乃兄弟之國,根本不會做出這種勾當。
雙方隔空就罵了起來。
各執一詞,誰都不認是幕後指使者。
而此刻,在遼國國都,耶律洪基看著軍事佈防圖,面色猶豫。
當下,高麗的五萬士兵全都奔向東瀛,其實正是遼國佔領高麗的最佳時機。
但是他卻遲疑了。
如果高麗是放火燒燬大宋萬畝麥地的幕後主使者,他滅高麗,沒有太大問題,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宋佔領高麗,給遼國造成威脅。
但是。
如果東瀛是幕後主使者,而他在高麗攻擊東瀛時,主動攻擊東瀛,相當於變向幫助東瀛,那大宋定然以為遼國和東瀛是一夥兒的。
大宋的怒火可不是當下的遼國能夠承受的。
現在,耶律洪基只想將遼國慢慢經營好,根本不願得罪大宋。
可是,如果最後證明高麗是幕後主使者,而遼國不為所動,讓大宋佔領了高麗,那遼國就被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