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來居。
藤原三郎身死的客棧,已經被開封府封禁,相關人員也都被叫到了開封府問話。
他的十五名護衛就住在兩側,且還有兩名護衛守在門口,但卻被悄聲無息地被殺掉,說明殺手絕非一般人。
尋常百姓根本做不到。
即使是禁軍士兵們,絕大多數也沒有這個能力。
大宋雖然不懼東瀛,但在汴京城內發生這樣的兇殺桉,開封府有責任將此事調查清楚。
比較搞笑的是大宋民間的反應。
汴京城內的百姓們都樂壞了,聽到這個訊息後,一個個都是笑得合不攏嘴。
他們認為這樣的壞人就該死。
且有一部分人猜測,可能是汴京的某些俠士看不慣藤原三郎的作派,故而要了他的性命。
百姓們傳著傳著,就變成了汴京城某個俠士幫助朝廷除掉了藤原三郎。
開封府楊左本就忙碌,聽到這個汴京百姓傳出來的謠言不由得更加著急了!
這完全是在添亂!
大宋無懼東瀛,若真是某個俠士殺了藤原三郎,楊左絕對會將其從輕發落,但現在根本就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汴京城中有什麼殺掉東瀛人的俠士。
那些俠士殺人,可都是喜歡留名的,以此讓自己名揚天下,根本不存在做好事不留名這個說法。
這幾日。
楊左足足問訊了近百人,都沒有查到任何線索,甚至連一個嫌疑人都沒有找到。
深夜,開封府後衙內。
燭光閃爍,照出一道長長的影子。
楊左站在一張大桌前,來回踱步,桌子上放的滿滿都是藤原三郎被殺桉的相關供詞。
從這些供詞中,楊左沒有得到一絲有用的資訊。
少頃。
楊左深呼一口氣,緩緩閉上了眼睛。
作為開封府府尹,他掌管刑獄多年,在沒有線索時,便會開始推演。
“藤原三郎不會無緣無故被殺,他若身死,得到最大好處的有可能便是幕後兇手。而當下希望藤原三郎立即死掉的。其一,便是遼國。”
“藤原三郎在東瀛地位很高,若在大宋無緣無故身死,那東瀛定然痛恨我大宋,只要東瀛和大宋交惡,那便會與遼國交好,這是遼國最樂於看到的情景。並且遼國最不願意看到我大宋與東瀛的鎧甲買賣達成。故而是他們潛伏在汴京的奸細殺了藤原三郎!”
“第二種可能,是高麗!”
“高麗國相崔耀忠就在汴京城內,他與藤原三郎交好,本來想借助我大宋與東瀛的買賣,賺點小錢,且給我大宋留一個好印象,哪曾想卻被大宋認為他是東瀛的狗腿子,而遼國在不久後,也會知曉,他也是促成鎧甲買賣的幫兇。到時定然不會給高麗好臉色!”
“若藤原三郎身死,買賣沒有達成。那鎧甲買賣就會立即結束,買賣沒有達成,遼國便不會特別痛恨高麗。當下的高麗,最懼怕的其實是遼國。因為高麗與大宋算得上是隔海相望,大宋要攻擊高麗還比較費勁。但高麗與遼國卻是接壤。遼國真若真一怒之下要滅高麗,並不費勁。所以說,高麗國相崔耀忠的也有殺人動機!不過,崔耀忠此人性格懦弱,應該不敢這樣做,但也不排除這種可能……”
“其三,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我大宋某個俠士所為,這個俠士實在看不慣藤原三郎的作風,故而將其直接殺掉,不過……這種可能並不高!”
“至於其他人嗎?似乎沒有這個可能,殺掉藤原三郎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楊左來回踱步,喃喃自語。
一個時辰後,他的眼睛亮了起來,喃喃道:“如此看來,遼國動手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高麗,第三種可能才是我大宋的熱心腸俠士。目前遼國還沒有任何線索,無從查起。那明日便讓禮部將那高麗國相崔耀忠帶到開封府,先行問訊一番,看能不能得到一些線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