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八,天氣轉暖。
因農兼商法的施行和蘇有則一人兼四官的影響,汴京城內頓時興起一波經商熱潮。
又恰好是農閒時節。
很多小商販、附近百姓都湧進了汴京城,有買賣各種手織帽子、手絹、草蓆、果脯的,也有趁著朝廷的惠商條例,跑到汴京城來進貨的。
還有一些讀書人為了趕時髦,有的在大街上擺攤做了代書先生,有的將自己的藏書、文玩、字畫拿出來售賣,還有一些閒著無事的公子哥兒從隔壁街道進貨,在另外一條街道賣貨,並且比進貨價還低,不圖掙錢,只圖這樣一個熱鬧,在人群中吆喝吆喝。
其中,以御街廊道兩側、潘樓街、大相國寺附近以及殺豬巷,人流量最大。
午後。
趙頊微服出巡,視察汴京城的商業貿易情況,開封府府尹楊左與皇城司提舉官白宿在一旁陪同。
前陣子,楊左因辦事不力被罷了官,在趙頊氣消之後,又恢復了他的開封府尹之職。
趙頊聽完二人關於商貿市集的發展情況彙報後,心情甚是愉悅。
農兼商法就像一根被吹亮的火摺子,一下子點燃了無數人的經商熱情。
畢竟,從古到今,對於任何人而言,搞錢都是一件無比重要的事情。
片刻後。
趙頊出現在潘樓街一座茶館二樓的包間中,包間窗戶下正對著潘樓街與高頭街的十字路口,下面的風景一覽無餘。
潘樓街道上,人潮湧動。
馬車、驢車、人力車,挑擔子的小販、挎籃子的婦女、拎著食盒匆匆送飯的餐館夥計,還有當街玩雜耍的、買賣飛禽貓犬的……
應有盡有,十分熱鬧。
趙頊望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聽著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喃喃道:“若全天下的州府街道都似汴京城般繁華熱鬧,那大宋就是盛世了,天下大概就沒有多少吃不飽的窮人了!”
“官家,照著當下的發展速度,用不了三年,我大宋各地便是盛世之景了!楊左笑著說道。
“希望如此!”趙頊微微點頭,看向一旁的白宿,問道:“白提舉,夏姑娘可還能適應皇城司?”
“適應,非常適應!”
白宿有些激動地說道:“夏姑娘看似柔弱,實則非常厲害。前日與皇城司的兄弟們切磋,她以一打五,仍然穩居上風!她與夏妙兒姑娘,現在被譽為我皇城司的兩朵金花,無論是動腦還是動手,我都不如二位姑娘,我皇城司乃是撿到寶了!”
“哈哈……她們喜歡就好!”趙頊不由得笑出聲來。
當夏采薇拿著官家的特令進入皇城司始,白宿便知,此女和夏妙兒一樣,乃是官家的人,不是一般人能夠招惹的。
並且,二女都有覲見官家的權利,故而皇城司上下,對二女無不崇尚有加!
另外,二女的能力確實如白宿所言,非常優秀,放在皇城司擔任探事之職,都有些屈才了!
趙頊又問道:“近來,街頭人流量較大,沒有出現打架鬥毆的事情吧?”
白宿胸膛一挺,說道:“沒有,一例也沒有。汴京城的百姓都和氣著呢,再加上開封府與刑部的衙差們一直都在巡邏,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楊左也點頭道:“三月份至今開封府還未接到一名百姓報桉!這得益於開封府與皇城司聯合實行了一項新策,名為:邏卒一刻鐘。
“邏卒一刻鐘?具體講一講!”趙頊頓時來了興致。
“這也是開封府與皇城司響應朝廷變法的一項舉措。我們在汴京城的各個街道上都設定有巡邏的邏卒,三人為一組。但凡汴京街頭上出現問題,比如盜竊、發生口角、搶掠、鬥毆等。邏卒們都能在一刻鐘內趕到,並且現場調解,問題不大者,在現場就能解決問題……”楊左解釋道。
“不錯不錯,此策甚好,應該大力推行,大力推行!”趙頊忍不住讚歎道。
楊左和白宿互視一眼,臉上都露出一抹笑容。
官家這一句誇讚,能讓他們高興好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