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上午。
秦州駐兵運送來大量竹子、木料、繩索與製作竹排的工具,大宋官兵們在軍營後方開始製作起竹筏木排。
大軍渡黃河,唯有建浮橋。
而此刻,種諤、徐虎率領著三百先鋒軍士兵,來到黃河岸邊。
眾人在周圍轉了片刻後,種諤在一處停了下來,說道:“將炮臺就設定在此處吧!”
剛才士兵們已經勘測過,此處黃河寬約八十丈,且流動緩慢,暗流較少,十分適合搭建浮橋。
這次渡河,宋軍最大的仰仗便是突火槍與突火炮。
突火槍的射程為百步,約合五十丈;突火炮的射程最遠可達五百步,約合二百五十丈古人兩跨為一步)。
突火炮炮臺,設定在岸邊,完全可以攻擊到對面。
而吐蕃三部那邊有十架八牛弩,約兩千支弩器,以及數千名弓箭手。
八牛弩,乃是一種重弩,足足需要七八名士兵同時操作才能拉動,射程可達三百丈。
但吐蕃乃是淘換的二手貨,有效射程還不如突火炮。
另外,八牛弩每隔二十息才能發射一支兩米長的長箭,雖威力巨大,但效率很低。
種諤有自信,不到片刻便能將對方的十架八牛弩全部摧毀。
而一般的弩器和弓箭,殺傷力也就在三十丈左右,宋軍靠著突火槍完全能夠迅速攻擊到對岸。
吐蕃人擅長游擊戰,工事很弱,這種防禦戰,他們盲目自信,想著依賴黃河便能將宋軍阻擋在外面,絲毫不知,當下的宋軍實力,已經進化到他們想象不到的地步了。
……
而此刻。
遼國的五名密探正在吐蕃三部陣營旁的黃河岸邊熘達著。
他們不關心戰局,只關心如何能夠拿到大宋士兵的火器。
只要能夠奪得大宋火器,他們便是大功一件,反之,則有牢獄之災。
“大哥,你說宋兵真有那些吐蕃百姓傳的那麼邪乎嗎?”
“吹牛罷了!我就不信他們的火炮能跨過黃河直接打到這裡來,可能就比弓弩強一些罷了。再說,這邊的弓箭手也不是擺設,宋軍要想渡河,至少也要死一萬人!”
這名被稱作“大哥”的密探,想了想又說道:“兄弟們,咱們可不作死啊!若真打起來,咱們都撤的遠遠的,待到打掃戰場時,咱們再出來。大哥我也看了,宋軍那種大長筒不易攜帶,估計不會過河,咱們就去撿他們的那種單人拿的短火器,只要撿到一個,咱們便立馬回遼,這就是大功一件!”
其他四名密探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午後,種諤便命人將炮臺造好了。
在岸邊硬土處,堆上碎石,然後踩硬,每一個炮臺,大約長寬也就不到一丈。一共有五十個。
這次,大宋共帶有五十門突火炮,而今還剩下三百多枚炮彈。
趙頊已經應允,此戰三百枚炮彈可以完全打完。而兩千杆突火槍,也全交至先鋒軍的手中,剩餘的八千彈藥,也可全部打完。
八千先鋒軍的性命,比這些兵器更重要。
而另一側,巡視岸邊的董氈、木徵和青宜結鬼章聯已經發現了宋軍的炮臺。
董氈一臉嚴肅地說道:“兩位,看到沒有,那可能就是宋軍架火器的臺子!聽說此火器非常厲害,宛如天雷轟擊!”
青宜結鬼章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
“老子還以為他們能有多厲害呢!不就是五十個臺子嗎?殺傷力能有多大,再說,能不能攻擊到對岸還是問題呢,咱們不會後撤嗎?”
木徵看向董氈問道:“董大首領,你親眼見過那火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