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大早。
趙頊喜得龍子以及生出大吉之兆天象的訊息,便傳遍了汴京城的大街小巷。
大宋百姓無不歡喜雀躍,設宴相慶。
這些年來,皇家向來少子,而今他們最喜歡的官家有後,天象又預示著大宋江山必將興盛綿長,百姓們自然開心。
官員們也都長呼一口氣,官家有子,他們的心便有了寄託,不必再像仁宗朝那樣到處為官家尋兒子了。
根據大宋皇家的起名規矩,趙頊兒子的名字很快就定下了。
名為:趙臨。
對此,趙頊覺得還挺順口的,只要不是叫做趙佶,他便能接受。
近午時。
汴京皇宮,太皇太后的住處,慶壽殿。
太皇太后笑著說道:“頊兒,老身剛從你那邊回來,你便跟過來了,有事情嗎?”
趙頊一臉認真,朝著太皇太后拱手道:“祖母,月底發兵吐蕃,朕還是希望能夠御駕親征!”
昨晚,趙頊想了許久。
若瞞著太皇太后和太后御駕親征,也不是不行。
但他認為,太皇太后一定是有大局觀的,一定是能被他說服的,只要太皇太后同意,太后便不會反對。
如此以來,後宮才會安定,他也不會在返回後無法解釋。
更何況,昨晚龍子誕生,天生大吉之兆,太皇太后正是心情愉悅的時候。
太皇太后長嘆一口氣,道:“我大宋以武立國,當年太祖和太宗皇帝御駕親征,一個是為打天下,一個是為守天下。太宗皇帝雖然多次御駕親征,但在朝中施行的卻是崇文抑武的政策,因為他也並不想打仗,也不願發起戰爭。真宗皇帝也曾御駕親征,但當時乃是被逼去的。至於你皇爺爺和你父親,都不願意天下再發生戰事,他們也從未生過御駕親征的想法。”
“你和他們都不一樣。這一年,你的所作所為,祖母都看在眼裡,群臣和百姓也都看在眼裡。未來,你可能比你皇爺爺更受百姓擁戴,取得的成就也比你皇爺爺高。但老身不想讓你成為開拓邊疆的漢武帝。窮兵黷武,傷的是天下百姓,毀的是大宋後世子孫的江山。老身不願官家御駕親征,甚至不願意大宋發生戰事,一方面是不想讓官家在戰場出了意外,另一方面,老身不願讓官家成為一個滿身是血的皇帝……”
……
太皇太后受宋仁宗的影響頗大,在她眼裡,一個好皇帝不一定要開疆擴土,只要讓他的百姓過上好日子就行了。
對於這點,趙頊並不反對。
但現在的情況是,趙頊若不發兵吐蕃,待西夏緩過勁來,便會聯合吐蕃攻擊大宋。
到那時,大宋將會完全處於不利局面,甚至還會遭到遼國的威脅。
趙頊絕不願意讓大宋處於被動狀態。
他想了想,說道:“祖母放心,朕不是弒殺之人,也並非要窮兵黷武。滅吐蕃,滅西夏,再滅遼國,這不是當下的大宋能承擔的。朕的目的是以戰止戰。唯有大宋顯露出鋒芒,外地才不敢侵犯……”
“朕向祖母保證,一定會保障自己的安全,絕不冒進。另外這場戰事不會太長的,打完之後,換來的將是大宋更長久的太平……”
太皇太后聽完趙頊的講述,突然笑了。
“罷了罷了!老身所講也不一定對,老身也攔不住你,只要能保證官家的安全,老身就滿足了,其他的事情,就讓官家和朝臣們定吧!”
“謝祖母,那麻煩你勸說一下我母親了!”趙頊再次拱手。
“哼,你還真敢張嘴!”太皇太后忍不住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