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一品樓正式開售猴兒醉與虞美人。
猴兒醉,定價為一角一貫錢,一角為四升,一升即250文錢。
市面上的酒,每升約20100文錢。
此價格還會根據時令,不同年月的酒麴價格調整,算是一個相對親民的價格了。
並且定價親民,銷售量必然會增多,其最後賺的錢反而更多,朝廷得到的酒稅也更多。
虞美人則是五貫錢一份,一份四瓶,每瓶都可單獨售賣,一瓶大概有二兩重。
虞美人成本較高,且胭脂水粉類的物品本就價格高,虞美人若定的價格低了,其他香水便沒有活路了,故而此價格偏高。
狂熱的汴京人,看到此定價,一個個眼睛都紅了,就像是餓虎撲食一般,不到一個上午便將猴兒醉和虞美人清空了,蘇文山樂得嘴角都快咧到了腮幫上。
……
趙頊剛清閒兩日。
中書來報,西夏使團在兩日後將抵汴京,來訪目的還不是很清楚。
使團為首者,名為李回默,乃西夏皇族,在西夏的蕃官體系中,被稱為呂則,即首領之意,官位幾乎等同於大宋的參知政事,但此人乃是分管西夏的賦稅經濟。
趙頊想了想,吩咐道,先讓禮部接待,待弄清楚對方的底線後再進行商談。
當下,禮部的主要負責人,是禮部侍郎王珪。
王珪,進士榜眼出身,四十八歲,也是三朝之臣了,其不愛言語,但落筆驚人,朝廷的典冊,多出自他手。
當中書將接待西夏使團的任務交給他,又告訴他半個月內官家沒有時間接見西夏使團時,王珪便什麼都明白了。
兩日後。
數輛馬車浩浩蕩蕩來到了汴京城外。
一個禿髮中年人興奮地從馬車鑽了出來。
此人,便是李回默。
一路上,李回默都在驚歎,都在羨慕。
驚歎大宋的國土遼闊,驚歎大宋的土地上滿是良田,驚歎大宋竟然有那麼多漂亮的女人……
羨慕大宋龐大的人口數量,羨慕大宋的城池豪華,更羨慕大宋富人們那驕奢淫逸的生活……
大宋的一切,他都想要。
此時的李回默,內心還是驕傲的。
他的驕傲來自於,西夏與大宋的戰爭,西夏從來都是勝多敗少,並且大宋不喜戰,也不願戰。
而數月前的雙方之戰,大宋這邊傳遞的訊息是:
“種諤攻佔綏州城,李諒祚親率四萬大軍來襲,大敗而歸,大宋西北軍追斬二十里方回!”
而西夏臣民們得到的訊息是:
“綏州主將嵬名山造反,宋軍乘虛而入。國主不願遼國趁亂偷襲,戰略放棄綏州城!”
同樣的結果,說法完全不一樣。
並且,當雙方戰鬥結束了半月後,榷場互市市場)再次開放,西夏人更是認為這是大宋認慫了的表現,認為大宋是從心裡懼怕西夏軍隊的。
李回默此番來宋,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要將西夏的青白鹽賣給大宋。
西夏鹽池甚多,出產的兩種顏色的鹽,白鹽和青鹽,品質甚好,還非常便宜,乃是西夏的稅收支柱。
但西夏才三百萬人,根本吃不了那麼多鹽,便向大宋販賣。
而大宋採取鹽的專賣制度,根本不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