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要取店名,韓琦等人都來了興致。
韓琦一捋鬍鬚,率先說道:“此店鋪可謂是淘盡天下之寶,喚作淘寶閣如何?”
趙頊連忙搖頭。
在他眼裡,“淘寶”二字是廉價的象徵。
文彥博想了想,道:“孔方齋如何?”
“太俗!”趙頊直截了當地說道,“此名不能太俗,且要展現出奢侈品商鋪的貴氣!”
眾人都思索起來。
片刻後,司馬光興奮地說道:“一品樓如何?”
“一品樓?一品之物,聚於一樓。此名可以呀!”韓琦讚賞道。
趙頊也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起完名字後,自然開始聊分工了。
此事將有三司使韓絳牽頭,負責尋找合作商人及提供金錢支援。
樞密使文彥博召集老兵中的工匠,負責基建工作。
韓琦透過中書,協同各個州府,保障商鋪與物流站點的正常運轉。
司馬光後期將透過《大宋月刊》對此事進行推廣宣傳。
至於王陶,趙頊讓其知曉此事,乃是為了防止御史臺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搞破壞。
……
最後,趙頊站起身來,道:“建一品樓,朕最大的目的其實是情報與軍需。故而此事諸位務必保密,不能讓任何人知曉此事是朝廷牽的頭兒,只能將其當作民間的商業運作。即使有人懷疑,也要將其引到旁人身上,不能引到朝廷身上,明白嗎?”
“明白!”五人同時拱手,同時意識到要尋找的那位合作者的身份相當重要。
說罷,趙頊便率先離開了。
韓琦五人仍沉浸在趙頊的話語中。
這時,文彥博開口道:“官家雖然年少,但心有大計,你們發現沒有,官家每次行事都頗有深意!”
韓琦捋須道:“確實。比如施行《兵政三百條》,官家先以縮減歲幣引戰為由,讓我們誤以為他要發動戰事,而後他以進為退,讓百官不得不執行變法,此種帝王謀略,確實是高啊!”
“還有《大宋月刊》,在官家未曾與我交流之前,我從未想過一本刊物竟然能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司馬光也讚歎道。
韓絳喝下一口茶,也道:“官家看得長遠啊!精兵簡政之策,一品樓之策,都是為了富國,官家的目標絕對不是讓大宋如這幾十年來般沒有戰爭,他想要的更多!”
一旁的御史中丞王陶不由得感嘆道:“官家借歐陽相公之事,取消了御史臺風聞奏事的權利,老夫細細一想,官家根本就不擔憂朋黨之爭或執宰專權,當朝之中,沒有人能夠操控官家,官家比我們想象中要有智謀多了!在宣德樓的講話,足以載入史冊!”
“官家帶我們入瓦子,想必也是另有一番深意,在如此私密的地方,我們自然不可能與他人說,他是在告知我們,在未來幾年的朝堂上,我們必將會被委以重用,我們和官家乃是自己人!”
“諸位,官家才不滿二十歲呀!縱觀幾千年來的帝王,在這個年齡,能有比得上官家的嗎?如今,我們是在跟著一位可能亙古未有,可能比太祖太宗皇帝還要有抱負的皇帝做事,你們,不想千古留名嗎?”韓琦面色認真。
千古留名?誰不想!
眾人的眼睛都閃亮起來,瞬間便有了幹勁兒。
文彥博長呼一口氣,道:“一品樓的事情,官家既然交給了我們,我們就要做好,一定不能再內槓了!”
韓琦點了點頭,道:“臣自當為君分憂,我們不但要做執行者,還要讓官家看到我們的能力,一品樓,務必要做漂亮了!”
一旁的王陶,微微皺眉:“一品樓之事,官家並未給老夫安排任何事項啊?”
司馬光笑著說道:“王中丞,在此事上,你什麼都不做,那便是什麼都做了!”
“哈哈哈……”
五人禁不住全都笑了起來。
如果趙頊看到這一幕,肯定會甚是欣慰。
自己還沒向這群臣子灌心靈雞湯呢,他們倒是自己先喝起來了。
隨後,在商討了一些細節後,五人便魚貫走出了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