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錢就是趙頊的錢。
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兒,面子才值幾文錢。
趙頊緩緩站起身來,看向四人。
“三位相公主張厚葬先帝,是為幫朕博得仁孝之名,亦可藉此恩結百官;計相希望喪事從簡,乃是從當下朝廷財力出發,亦有可取之處。”
趙頊先和了一下稀泥,然後開始講自己的想法。
“朕認為,先帝無須如皇祖父般那般規模厚葬!”趙頊驟然提高聲調。
四人齊齊抬頭望向趙頊。
“首先,先帝的功績無法與皇祖父相比,這個幾位都認可吧?”
四人面露尷尬,點頭不是,搖頭也不是。
宋英宗一共當了不到四年皇帝,因為是過繼給仁宗的,在位期間幾乎都在忙著幫生父爭名份。
根本沒什麼政績。
但他畢竟是趙頊的親爹,四人自然是不敢當著趙頊的面兒去詆譭。
趙頊接著說道:“朕作為一國之君,要做的是全天下人的表率,雖厚葬先帝可獲百官與百姓讚頌,但朕要的不是這種虛名,不是硬要將先帝捧得很高,也無須藉此來施恩!”
“其次,在百年之後,歷史會說話,朕不想在後人的評說上,認為我的父皇配不上如此規模的帝皇葬禮,認為朕借孝道之名行逾禮之事!”
聽到這席話,殿內四人都驚訝得都張大了嘴巴。
這個年輕的官家有幾下子。
看到的不僅僅是當下,還有百年之後。
主張厚葬宋英宗,韓琦三人思考的是,能夠以仁孝之名幫趙頊迅速坐穩帝位。
而趙頊思考的卻是後世人的評說,他父皇確實沒有資格擁有如此規格的葬禮。
這樣想,將先帝的喪事從簡,反而顯得趙頊有帝王格局與眼光。
另外,四人也從此番話中感受到了趙頊的帝王氣魄。
當今的這個官家,根本不需靠先帝喪事的餘蔭來討好群臣,他有自信讓百官尊崇與膜拜他。
這個皇帝不一般啊!
“先帝喪事,可一切從簡,達到皇祖父的三成即可,至於對群臣的恩賞,就取消吧!四位以為如何?”趙頊問道。
“臣完全贊同陛下所言!”韓絳拉長了聲音說道,面帶興奮。
韓琦三人互視一眼,也紛紛點頭,齊齊拱手道:“臣無異議!”
趙頊不由得長呼一口氣。
這就是一個面子重要還是錢重要的問題。
趙頊當然認為,錢更重要。
但僅僅喪事從簡,對大宋的國庫虧空而言,也只是九牛一毛。
趙頊看向四人,道:“四位,今日回去都思索一番,明日朝會,咱們都想一想應該如何讓國庫充盈起來!”
“是。”四人齊齊拱手,眼神發亮,覺得這個新官家甚有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