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年22歲的秀賴,有著這個時代的大多數男兒都望塵莫及的身高,他將近185公分的偉岸身形,站立時,幾乎所有人都要仰頭才能看到他的臉。
遺傳了母親澱夫人一族的優越相貌,秀賴亦長得儀表堂堂,他獨自一人揹負著家臣們對豐臣家族的心意,而一直生活在大阪城的本丸裡。
除了極少數心腹重臣之外,天下沒有太多人目睹過秀賴的風範。
他一直被母親澱夫人保護得很好,更是從未曾見識過大阪城之外的天地。
因為自小在母親身邊長大,所以秀賴在很多決策上,都會聽取澱夫人的意見再作出決斷。
但在是否重新開挖二之丸護城河的這個議題上,其實幸村與澱夫人之間也出現過分歧。
“家康固然可恨,但在冬之陣戰役裡,我們好不容易才迎來了和談。”
“眼下重新挖掘二之丸的護城河,會不會等於直接送給家康一個更好的開戰藉口?”
對於澱夫人的擔心,秀賴並沒有馬上表達自己的看法,而只是沉吟著等待幸村的意見。
“夫人的顧慮很有道理。但以家康老賊的野心,他勢必不會就此偃旗息鼓,即使我們不重新加強城防,他日後也會尋找新的理由再舉進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江戶城本丸有阿江與。我們姐妹自幼共同患難,如果家康有意再重新發動戰爭,阿江與想必不會坐視不管。幸村,我們是不是再觀望一下局勢……”
“夫人,我也聽聞過當今將軍甚是寵愛御臺所,但御臺所影響力只限於內庭,她影響不了朝政。否則關原之戰和冬之陣兩場戰役又怎會發生?”
澱夫人一時語塞,她反駁不了幸村的精確解析,可對這個建言,心裡卻又覺得隱隱不安。
於是她將目光轉向端坐一旁的治長。
自從石田三成在關原之戰被家康下令斬首後,在這座城池裡,治長就成了她最倚重、也最信賴的重臣。
作為長年隨侍在她身邊的家臣,治長自然明白她心裡的憂患,但引發他共鳴的並不只是家康隨時會以此藉口再度開戰的擔心。
真正讓治長憂慮的,是眼下的豐臣家族已經不復太閣秀吉在世時的輝煌了,何況驍勇善戰的武將派對於澱夫人派系的勢力並不認同。
如果再度開戰,沒人能料定戰況將向什麼方向發展,因此他立場自然也偏向了澱夫人。
★——作者的話——★
感謝“巫族遺裔”大人連看十多章後,提出的建議與批評,每篇留言與評論我都有認真閱讀!
新書連載,起點會統計:每天到底有多少人在看這本書,再根據完讀率,決定給本書的推薦資源。
還請大家不要養書、看完每天更新的兩章啊,我也會好好努力的!
若喜歡本書,還請大家不吝投出你們手中的推薦票&月票,讓它被更多人看見,謝謝。
喜歡我在江戶幕府當少主請大家收藏:()我在江戶幕府當少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