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安置在齊國的100萬人口,除在五湖省原安大略省)安置20萬人外,其它南部六省每省安置10萬人,剩餘的20萬人安置在魯國的底特律、芝加哥等北部大城市。
安置給魯國的100萬人口,宋世傑也做出計劃,讓張偉放在中京30萬人,準備安置在周邊諸省;放在聖安東尼奧15萬人,準備乘坐火車等交通工具到達墨西哥北部地區;15萬人放在休斯頓市,準備乘坐輪船到達墨西哥中部和南部沿海港口,然後再轉移到指定地點;放在莫比爾港40萬人,有30萬人運到中美洲,10萬人到西印度群島。
這麼多人,集中在一起非常壯觀,要是分到各地,每個州只分到很少的人口,再分到各市縣,就有點微不足道了;整個北美洲現在都是夏帝國的地盤,全部華人加起來還不到1200萬,真可謂地廣人稀了。
24日開始,張偉就忙著安置人口,先是在中京放出30萬人,然後與呂傳亞乘坐飛艇飛向聖安東尼奧,在那裡停留一天,正好那裡還有當初建設的軍營,能容納幾萬人,剩餘的人口只能等待火車。
隨後幾天又到達休斯頓和莫比爾,放下相應數量的人口,又給海軍購買了50艘載重5000噸的柴油機運輸船,以擬補運輸船隻的不足,用來運輸人員和物資。
在這些天的閒暇之餘,張偉也對所到之地進行了考察,他發現居民確實過少;不過也有讓他感覺欣慰的地方,很多地方的警察在輪流值班之餘,也參加當地的勞動生產;駐軍也都有糧食基地、菜地和養殖場,已經做到自給自足了。
美國南部地區,開發時間比較早,農業種植一直比較發達,現在人口減少,很多地方已經荒蕪,駐軍只是利用了一部分,看著荒蕪的土地,張偉也感覺比較心疼,看來要另外想辦法了,單純靠系統在短時間內是沒有辦法把人口迅速提升到幾千萬甚至上億了,否則這些地方的土地還不知道要荒蕪多少年。
魯國在人口這麼少的情況下取得農業豐收,工業產值持續增長,確實不容易。
休斯頓加上週邊的縣,已經是一個小都市圈了,雖然人口還沒有恢復到戰前狀態,產值已經恢復到以前80,由於主導產業是石油煉化、造船業等,需要的工人很多,在缺少人口的情況下只能提高技術,所以工人減少了,產值更多了。
莫比爾港因為給美國移民沿海港口補給煤炭,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座大港口了,相對其它地方人煙稀少,這裡大約有十多萬人,包括在此地的外國商人,算是一座比較繁華的城市了。
呂傳亞也給張偉講解了一些他了解的內容,為了加速農業的發展,魯國政務院把一些西部的十個山區省份的人遷移到南部,並加大了拖拉機的使用量,減少了需要人力比較多的棉花種植量,加大了便於使用拖拉機耕種的糧食種植量,增加了很多需要很少勞動力的牧場,盡最大可能的提高生產效率和土地利用率;各個師、團在駐地都有很大的農村,官兵自己參加勞動,也有很多黑人做免費勞動力。
張偉對魯國的工作很滿意,看來他們是動腦子了,效果非常不錯。
28日,張偉和呂傳亞到達彭薩科拉海軍基地。
馮國華派了一個國防師已經在等候了,準備出海去佔領海地島;曹嘉川中將也到達海軍基地,準備面見張偉。
一路上呂傳亞不斷給張偉提出各種建議,其中一條就是極力發對只派一個國防師去佔領海地島,要佔領並控制海地島,至少要1個禁衛師和2個國防師。
為此,呂傳亞提出效仿太平洋戰區的方案,建立大西洋戰區,方便對西印度群島的管理,就是夏帝國示弱,歐洲人也不敢看弱夏帝國的。
張偉再被墨跡的沒有辦法了才告訴他,現在缺乏人口,在雙重管理之下,可以榨取當地黑人的勞動力,並且這裡的黑人在20年內將作為免費勞動力的供應基地,每年都要運一部分黑人去挖礦、修路和種地,不能效法太平洋戰區和印度洋戰區把當地人全部運走,情況不一樣。
呂傳亞鍥而不捨,很快又提出一個方案,就是要以百慕大為基地,組建2個遠洋布雷潛艇小隊,輪流在歐洲沿海執勤待命,任何敢與帝國做對的國家,佈雷潛艇就可以立即佈置水雷封鎖他們的港口。
張偉說道:“能佔領西印度群島我已經很滿意了,你能守護好這裡我就很高興了,現在不要老想著去進攻別,帝國暫時要穩定一段時間,消化一下已經佔領的地盤,等年前接收了美國的兩個島嶼之後,再在這裡設一個省,減輕你們的工作量。”
“是,陛下,我這不是著急嘛,還有,陛下,太子港作為商港還不錯,作為軍港吃水太淺了,連牙買加的休斯敦港都不如。”呂傳亞說道。
張偉解釋說:“這不是權益之計嘛,讓你駐守太子港是為了加強對島嶼的管理,反正又沒有給你們配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重巡和輕巡的吃水足夠了;等以後你選擇新址,修建一座大型軍港,只要吃水在13米以上的,有足夠的泊位,我就給你配備大型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