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最近非常高興,靠武力收回香港,提升了他的個人威望,也使得國人的愛國熱情更加高漲。
當初派幕僚張一鏖出訪夏帝國,提出的三個請求夏帝國一個都沒有允許,讓他失望了很久,導致他的心理壓力非常大,夏帝國還威脅做不好就換人,夏帝國確實能做到換個中華帝國皇帝,可是他們的要求也太高了,民生哪能說改善就能改善的?這還幸虧夏帝國把這麼多的流民都遷移走了,要不的話會有更多的人吃不上飯,中華帝國就這麼點耕地,需要養活幾億的人口,誰做皇帝都很難,要是有夏帝國那麼有錢就好了。
後來夏帝國與英法發生戰爭,並暗示自己派軍隊收復香港,立即就讓自己找到當皇帝的感覺,這麼多軍官請求出戰,必須經過自己點頭才可以,這可比當初當主持北洋的時候風光多了。
以前還有很多人反對自己做皇帝,應該實行總統制,要不是害怕夏帝國的反對,早有人跳出來了,現在經過短短的時間,中華帝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自己也感覺,只有實現中央集權才能辦大事,集全國之力都顯的力量不足,要是實行民主,力量分散,能成就什麼事情呢?
要不是看到中華帝國這麼快就和平統一了全國,邊疆還有夏帝國官兵的鎮守,英法等國家怎麼會這麼容易的就把海關、鹽稅、租界以及《辛丑條約》的賠償款等免除?
夏帝國承諾了,南疆特區現在沒有外部威脅了,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明年會交還中華帝國,看來夏帝國也是一個信守承諾、值得信賴的國家,畢竟夏帝國主體都是華人;等夏帝國打敗俄羅斯之後,肯定會把西疆特區以及遼寧租借地也還給中華帝國,那樣中華帝國就是有個完整的國家了。
現在又收回香港,他袁世凱肯定能成為青史留名的人物。
1910年1月4日上午10時,中華帝國外交大臣曹汝霖接到夏帝國駐北京大使武文斌的通知,有急事必須面見中華帝國的皇帝。
曹汝霖不敢耽擱,立即進宮請示袁世凱。
應夏帝國的請求,袁世凱把皇宮安排在中南海,把紫禁城作為世界華人寶貴的文化遺產加以保護。
袁世凱稱帝后,中南海改名為“新華宮“,同時把寶月樓的外牆拆除,更名為新華門,新華門取代西苑門成了正門。
袁世凱在新華宮頤年堂接見了曹汝霖。
見面後袁世凱問:”潤田,什麼事情這麼急?“
曹汝霖行禮後回答道:“回陛下,夏帝國駐北京大使武文斌通知我,有要事需面見皇帝陛下,我是來請示,看看陛下什麼時候有時間接見武大使?”
袁世凱知道夏帝國對他的重要性,夏帝國的任何事情都是大事,要是武文斌說是大事,那肯定就是天大的事情了,不敢拖拉,於是就說:“隨時都有時間,你可以把他儘快請來,別耽擱了大事。”
“是,陛下!我馬上去請。”曹汝霖回答後就告退,前去請武文斌。
曹汝霖退出後袁世凱想,能有什麼大事這麼急著找我呢?與武文斌可是很久沒有見面了,希望是好事情,不過他的心裡還是有些忐忑不安。
下午1點鐘,武文斌在曹汝霖的陪同下到新華宮拜見袁世凱。
袁世凱迎出他的住處,隔著老遠就與武文斌招呼,“哈哈,武大使,好久不見了,有什麼重要事情需要你親自跑一趟啊?”
武文斌忙對著袁世凱行禮,並回答道:”拜見皇帝陛下,見到您肯定是好訊息。“
袁世凱聽武文斌這麼說就放鬆了,忙笑著說:”武大使,天氣涼,快進屋。“
分賓主落座,宮女獻上茶水之後,武文斌笑著說:”恭喜陛下了,我剛接到帝國外交部的通知,希望皇帝陛下儘快派部隊收復澳門。“
袁世凱和曹汝霖聽武文斌這麼說,心裡一驚,這確實值得高興。
武文斌又說道:”陛下,最近夏帝國連戰連捷,又取得了對戰四國聯軍的勝利,夏帝國皇帝陛下決定組織一個談判團,專門解決部分亞洲問題,特邀請皇帝陛下派出談判代表前往夏帝國解決收復香港和澳門的遺留問題。“
袁世凱非常高興:”哈哈,這確實是好訊息。“
武文斌繼續說道:”陛下,收復澳門的速度一定要快,在談判代表出發之前,一定要收復澳門。“
袁世凱忙回答道:”一定,一定,請武大使放心,一定會以最快的時間收復澳門。“他心裡明白,這是夏帝國提醒他別像收復香港一樣拖拉。
等武文斌退出之後,袁世凱立即召集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政務院總理徐世昌、國會議長楊度、總參謀長王士珍、陸軍部長段祺瑞、海軍部長薩鎮冰和外交大臣曹汝霖。
在袁世凱的示意下,曹汝霖把夏帝國的要求說了一遍,與會者都非常高興,看來還是華人值得信賴。
袁世凱接著說道:”夏帝國已經明確表達對收復香港的速度表示不滿,希望中華帝國儘快收復澳門,要在談判代表出發之前就要收復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