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都市言情 > 帝國爭霸系統 > 第三百七十九章 遷都

第三百七十九章 遷都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帝國老公無限寵 文娛百花譜 奶爸:天降萌娃,美女明星找上門 從重生開始合租 都市:開局看到校花黑歷史 重生草樣年華 都市狂巫 謝謝你們,溫柔過我的歲月 韓娛之影帝 四合院之乘風破浪 夫人她天天都想離婚 風月俏佳人 先婚再戀 參加最強大腦,還要備案? 關東糧王 快穿甜寵:傲嬌男神你好甜 再世仙尊 都市:今天開始當神豪 重寫肆意人生 神壕:開局怒撕結婚誓詞

10月23日,第9軍佔領東孟加拉邦和阿薩姆邦的首府達卡市,隨後第9軍和第18軍陸續佔領2個邦的其它地區,使得英國失去了對兩邦的管理。

到11月中旬,夏帝國控制了整個阿薩姆邦、東孟加拉邦的恆河以東部分和西孟加拉邦恆河以北的部分,以恆河為界與英國對對峙。

夏帝國的驅逐艦和快速魚雷艇以及運輸船在恆河上來回穿梭,使得英國人感覺壓力倍增;這個時候四國聯軍剛剛在羅馬聚集完畢;而夏帝國的海軍已經控制了印度洋的中部、東部和南部,孟加拉灣也被封鎖,沒有海軍的保護,單憑駐印英軍和僕從軍是不敢與夏帝國的正規軍對抗的。

在這兩個邦的封建主手中,夏帝國軍隊沒收了大量的財富,只是金銀珠寶等就價值近十億夏元,使得前線官兵熱情高漲,希望能去掠奪更多的封建主,每個師都申請打過恆河去。

11月上旬,房良在達卡市組建前敵指揮部之後,感覺不佔領恆河對岸,船隻在恆河航行很不安全,容易遭到對岸英軍的攻擊;如果英軍切斷恆河的一點,則恆河上游的夏帝國官兵容易失去物資補給成為孤軍;更有各軍打過恆河,掠奪更多財富的申請,為此,房良向秦飛請示,讓軍隊打過恆河,佔領更多的地盤,確保恆河運輸的暢通。

這個時候剩餘4個軍的援軍已經到達吉大港和達卡市,秦飛的底氣非常足,也希望佔領更多的地盤,畢竟開疆擴土是每位將軍的理想,不過他不敢私自做主,於是與房良做了一個比較詳細的計劃後,向總參謀部請示。

張偉看了秦飛的計劃,感覺有兵了秦飛的膽子也壯了,竟然要佔領恆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把所有的印度人全部趕到德干高原上去;計劃是好計劃,秦飛想佔領的地區非常肥沃,張偉也很喜歡,也很想佔領,而且能掠奪更多的封建主,獲得更多的財富,不過這樣的話就與當初的計劃變動太大了,需要派遣更多的軍隊才可以達成目標。

張偉猶豫不決。

陸偉民總參謀長建議:“陛下,這個不必著急,秦飛的計劃雖好,但不能操之過急,如果現在大量增兵,我怕把四國聯軍給嚇回去了,要是他們不敢來,就起不到戰爭的效果了;所以,我的建議是趁四國聯軍未到之前,允許秦飛佔領恆河以北以東的區域之外,向恆河對岸推進100到200公里,向西佔領到德里,還是採取現在的辦法,搶光所有的財富,然後再收縮一下戰線,只佔領對岸50公里左右的範圍;把當地人全部驅趕走,成為流民,讓他們全部進入英國人控制的區域,使他們成為英國人沉重的負擔;等消滅了四國聯軍和英法聯合艦隊之後,陛下就可以前去印度一次,放出40個國防師,很輕鬆的就能完成秦飛的計劃。”

張偉對陸偉民的計劃非常滿意,等消滅掉四國聯軍和英法聯合艦隊,估計英法很難再向印度派兵了,以後印度就是夏帝國的地盤,而且勢力可以順利進入中亞和中東地區。

陸偉民見張偉對這個建議動心,就決定加把火,繼續說道:“陛下,只要佔領了恆河兩岸,沒有了英軍的干擾,就能加快把恆河東部和北部印度流民遷移到對岸去的速度,等戰爭結束,在瘟疫和缺糧的雙重打擊之下,印度人能存活下來多少就要看天意了,這非常有利於帝國將來對印度地區的統治。”

張偉猛然醒悟過來,在前世,印度不足華夏國三分之一的地盤,卻能養活比華夏國還多的人口,靠的就是印度河平原和恆河平原出產的大量糧食,只要控制了這兩個平原地區,印度再也不會發展成前世那樣規模的人口了;如果戰後印度人口衰減的厲害,還可以繼續壓縮印度人的生存範圍,讓他們永遠處在缺糧的狀態,永遠都發展不起來,永遠是夏帝國的附庸。

就是把他們趕到南部高原地區,也不能讓他們好過,一定採取印巴克什米爾地區的辦法,按照種族和信仰的不同,給他們劃分很多居住地域,形成不同的派別,為了生存、種族和信仰,讓他們永遠處在戰爭、衝突和暴亂之中。

張偉決定採納陸偉民的建議,說道:“你的想法很好,完善後發給秦飛執行,需要我配合的提前通知我。”

“是,陛下!”陸偉民對張偉能這麼快就想明白了,並接受自己的意見而感到高興。

夏帝國水陸並進,海軍佔領英法兩國在印度洋裡的眾多殖民地,陸軍佔領恆河以東和以北的大面積土地,出擊速度之快讓英法兩國目瞪口呆。

而關於夏帝國的情報也被匯總後迅速傳遞到遠征軍司令部。

得知夏帝國只是派出了6個軍的陸軍進入印度,四國聯軍沒有感覺到任何壓力;只是對夏帝國緊急成立的印度洋艦隊感到恐懼,印度洋艦隊和中央艦隊加起來的主力艦遠超英法聯合艦隊的實力;要是海軍不佔優勢,甚至是海軍戰敗的情況下,他們的聯軍就是到了印度也會成為孤軍,最終會因彈盡糧絕而被夏帝國消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英國海軍部對夏帝國的情報進行分析之後,感覺夏帝國已經把所能利用的軍艦全部編入現役了,短時間內很難再有軍艦補充,而大英帝國每年至少有4艘戰列艦加入現役,而且英國正在開發更大口徑主炮的戰列艦,只要英國能堅持過這最困難的時刻,一定能將夏帝國的海軍打擊的一蹶不振,為此,海軍部決定加大聯合艦隊的實力,加派2艘夏級戰列艦和2艘蘭芳級戰列艦,這是英國在保護本土之外,能拿出的最大力量了。

英國首相給聯合艦隊司令的電報中警示,只能勝,不能敗,否則英國的海軍實力會被德國超過,失去海上霸權帝國的寶座,而且會失去印度殖民,大英帝國從此將會衰落,西班牙和荷蘭就是帝國的前車之鑑,萬望慎重!慎重!再慎重!

鑑於前線嚴峻的形勢,首相督促遠征軍加快進軍的速度,早日進入印度與夏帝國決戰,爭取把夏帝國的5個軍消滅在印度,然後揮師東進,收復被佔領的殖民地。

11月中旬,總參謀部的計劃下發到房良手中,房良隨之下達命令,第9軍和第18軍沿恆河修築防禦工事,新到達的4個軍越過恆河,開始搶劫。

這4個軍到達時間晚了一些,沒有安排相應的任務,只能看著第9軍和第18軍豐富的繳獲而眼饞,對財富和軍功的渴望被壓抑了這麼久,激情被調到起來了,四個軍沿恆河一字排開,橫掃恆河對岸,就像是耙子一樣,任何財富都不放過。

到11月下旬,西進的部隊沿河達到阿格拉,正在向德里前進;中部的軍隊佔領阿拉哈巴德、奧蘭加巴德、蘭契等地;東部的軍隊已經佔領庫爾納和傑索爾。

金銀珠寶等財富被成船的運回夏帝國,糧食、布匹等被成船的運到達卡和吉大港;大量的流民被驅趕著向西向南遷移。

飢餓的流民一路偷盜搶劫,燒殺搶掠,嚴重的破壞了當地的經濟和人民的正常生活,使得更多的人加入流民行列;流民帶來了瘟疫,使得瘟疫在西部、南部開始氾濫。

英國在印度駐兵很少,現在別說抵擋夏帝國軍隊的進攻了,就連流民都沒有辦法管理了。

英國統治印度的秘訣在於“分而治之”四個字,印度是南亞的一個大國,表面看,印度是一個統一的龐大帝國,實際上,印度從未實現過統一;不僅各封建割據王國互相爭鬥,連中央內部也矛盾重重;再加上傳統的種姓制度,使社會各階層矛盾非常尖銳;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殖民者佔領印度後,便充分利用了印度國內的各種矛盾,讓“印度人列印度人”,造成極度混亂局面後,英國才出面收拾殘局,進而確立自己的殖民統治權,從而坐收漁利。

英國還訓練了僱傭軍,也就是僕從軍,這支僱傭軍表面上是印度封建王公所擁有,但這些封建王公因受到大英帝國的“保護”,它由英國軍官訓練和指揮,實際上這支部隊是為英國人服務的。

這些僕從軍鎮壓平民的反抗很威風,相互內鬥也可以,要是面對夏帝國的正規軍就顯得非常膽怯了,他們自知不是夏帝國軍隊的對手,根本不敢對戰。

加爾各答市有被包圍的危險,這個時候印度副總督、駐印軍副總司令以及遠征軍參謀長等人急了,他們原本認為夏帝國的軍隊佔領恆河沿岸與英國決戰,沒有想到敵人突然發力,越過了恆河,進軍速度之快超出他們的想象。

在瘟疫、流民,還有被包圍的危險,想對抗實力又不夠等眾多因素之下,11月底,遠征軍參謀長和副總督向遠征軍總司令以及內閣請示搬遷首都,暫時躲避夏帝國軍隊的鋒芒,到孟買與遠征軍匯合,然後再一起反攻。

這個時候遠征軍的前部已經到達孟買,遠征軍司令也害怕印度首都被攻破,副總督等人要是被俘虜,他沒有辦法向內閣交代,就同意了搬遷首都的申請。

英國內閣也有類似的顧慮,要是印度首都被攻破,印度總督等被俘虜,那大英帝國以後就沒有臉面統治印度了,也同意了搬遷的申請。

只是任何人都沒有預料到,倉促搬遷首都帶來的嚴重後果。(未完待續。)

喜歡帝國爭霸系統請大家收藏:()帝國爭霸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上密逃綜藝後,佛系大佬她翻紅了 墨染瑾年 重生之激情歲月 奉孝夫人是花姐[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