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奧菲勒·德爾卡塞給格雷爵士做工作,如果能和平解決加拿大問題,則英法完全可以結盟,共同對付德國的崛起,等處理完歐洲事務,兩國可以結盟共同對付夏帝國;如果感覺夏帝國的價碼不理想,就繼續談,按照華人的說法,談判本身就是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的事情。
格雷爵士提出,如果齊國想全部佔有加拿大地區和紐芬蘭自治領,必須支付英國1艘白起級戰列艦和5艘國王級戰列艦以及相應的圖紙資料。
李經法直接拒絕了格雷爵士的要求,現在齊國和魯國已經完全佔領了加拿大的地盤,至於紐芬蘭島,就是嘴邊肉,隨時都可以吃。
加拿大政府已經被英國完全拋棄了。
德國政府代表充分發揮攪屎棍的功能,支援夏帝國的意見,誰佔領了,地盤就歸誰所有;而且,這是英國和夏帝國的藩屬國之間的矛盾,必須由藩屬國之間談判決定,宗主國無權決定藩屬國全部的未來。
德國代表的意見被所有代表無視了。
泰奧菲勒·德爾卡塞反擊德國代表說:”如果宗主國的意見都無效,那德國代表更不應該出現在會談現場。“
在李經法請示張偉以及泰奧菲勒·德爾卡塞從中調和,最終夏帝國與英國達成協議,英國從夏帝國購買2艘白起級戰列巡洋艦,夏帝國贈送1艘白起級戰列巡洋艦,並額外贈送1艘夏級戰列艦和2艘國王級戰列艦,以及相關的圖紙。
齊國完全佔領加拿大地盤和紐芬蘭自治領的地盤,魯國不得在加拿大地區和紐芬蘭島駐兵,英國政府3個月內遷移走全部的英裔加拿大人。
英國政府還要求夏帝國不得在加拿大和紐芬蘭沿海佈置超過20萬噸的海軍,且單艘軍艦排水量不得超過2萬噸。
齊國軍隊官兵不得超過30萬人。
英國政府知道,紐芬蘭自治領就在夏帝國的嘴邊,只要夏帝國想吃,他們無論如何是保不住的,還不如趁早換回一點利益。
所有的談判過程都是在桌子低下悄悄的完成的,加拿大自治政府滅亡,紐芬蘭自治領被賣給了夏帝國,英法兩國全力遷移本國後裔。
談判的結果讓世界大跌眼鏡。
英國政府把加拿大人按照一人一英鎊的價格給賣掉了。
泰奧菲勒·德爾卡塞在回國之後,由於調解了夏帝國與英國的衝突,並與夏帝國談好了軍艦購買價格和簽訂了軍艦贈送協議,總統阿爾芒·法利埃按照承諾命其為法國海軍部長,讓其主持向夏帝國購買軍艦事宜。
夏帝國果真有誠信,完全兌現了當初的承諾,使得法國一躍成為地中海地區的軍事強國。
德爾卡塞擔任海軍部長之後,繼續馬不停蹄地推動英法兩國的軍事合作,他甚至揹著法國國會和內閣中的絕大多數成員與英國簽訂了英法海軍合作的秘密協定,使得英國得以將皇家海軍的主力從地中海撤回本土,集中力量對付來自北海方向的德國威脅。
德國人在這次和平談判中成為了打醬油的角色,在與英法對抗中完全落入下風。
而且透過處理加拿大問題,英國的海軍實力再上一個新臺階。
泰奧菲勒·德爾卡塞後繼一系列的動作,不單使得德國海軍部長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所希望的,德國艦隊僅僅需要對實力分散的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形成“風險“的區域性優勢假設化為泡影,更導致德國被迫在事實上與英國進行更大規模的全面海軍競賽。
而且透過加拿大和平談判之後,英法兩國一次性增加12艘主力艦,這也迫使德國被動的參與到對英法的海軍競賽之中。
英德兩國之間的海軍競賽,又使得英德關係全面惡化。
被迫拖入海軍競賽的還有義大利、奧匈帝國以及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被環境所迫,只能選擇從夏帝國繼續購進相應的主力艦。
德國人不僅沒有挑起英法與夏帝國的戰爭,反而讓自己陷入了更加尷尬的地步,加快了英法俄的聯盟,使得德國在歐洲不得不面臨更大的軍事壓力;使得德皇二世非常惱火,全是夏帝國害的。
夏帝國在得到地盤的同時,付出了6艘主力艦,代價不菲,不過這完全值得。
德爾卡塞勝利了,他完全配得上“仇恨播種機“的稱號。
當然,最大的勝利者是夏帝國,不僅獲得了大片的土地,而且透過狂送主力艦,把仇恨轉移了。(未完待續。)
喜歡帝國爭霸系統請大家收藏:()帝國爭霸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