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袁世凱在下達命令之後,立即起草電報,把自己的計劃發給夏帝國的總參謀部,同時,也發給了他的女婿杜世輝總督一份,並希望得到女婿的幫助。
又起草一份電報,急令徐世昌與邊疆特區總督段祺瑞交接之後火速入關。在他所有的幕僚之中,只有徐世昌擅長政務,而且在夏帝國的幫助之下,執政水平更是飛速提高,必須讓他來建立政務院,把自己從繁雜的政務中解脫出來。
杜世輝早就接到行動命令,所以不敢私自答應袁世凱的要求,16日,回電說,半島特區已經做好戰爭準備,絕對保證邊疆特區無虞。
袁世凱收到電報之後,感覺夏帝國還真是說話算話,當初說的是不出兵大清國,現在他杜總督成為自己的女婿了,還是不出兵對付大清國;不過能保證邊疆特區的安全已經很不錯了,自己可以全心身投入到關內作戰了。
王士珍看到袁世凱陰晴不定的臉,就知道他在擔心什麼,就上前一步後說:“大人,您在擔心什麼?到時候就咱們關內16個鎮加10個混成協,20多萬的的官兵,兵強馬壯,國內誰人能阻擋?”
袁世凱說:“聘卿,這些士兵只能起威懾作用,要是撒到全國去,人數還是太少了,大清國只是綠營兵全國還有幾十萬,再加上各省的新軍、巡防營和警察等,數量可是不少啊。”
王士珍笑笑後說:“大人多慮了,只要咱們的新軍對著那些綠營兵放一陣排槍或者賽電機槍對著他們以開火,他們立馬作鳥獸散,連炮兵都不用;先不說警察的戰鬥力如何,就說他們的裝備,能是新軍的對手嗎?還有點戰鬥力的就是巡防營和新軍了,那也只是相對於綠營兵來說的,巡防營的裝備、紀律實在太差,各省新軍人數又太少,成立時間又太短,根本就形不成戰鬥力;所以請大人完全放心,北洋新軍絕對能橫掃江南,佔領各省。”
馮國璋也插話說:“大人,總參謀長說的確實不錯,由大人和總參謀長坐鎮北京,肯定會確保江北無虞;由我和紹宸分別從南北夾擊,江南諸省,不足為慮。
袁世凱聽王士珍和馮國璋這麼說,心中就放心了,只要女婿保證邊疆無事,關內的新軍還是佔絕對優勢的。
王士珍見袁世凱臉色變好,就繼續建議:“大人,現在您必須提前拿出一個綱領來,那就是我進入北京之後,如果處理北京的遺老遺少呢?”
袁世凱說:”這個問題我考慮了很久,全部殺了不合適,全部放了也不合適,不知道聘卿有什麼好的建議?“
王士珍說:”大人,咱們財政吃緊,欠夏帝國貸款數額巨大,所以我的建議是,第一,滿人權貴家產全部充公;第二、滿人平民、包衣等發配邊疆開荒實邊,終生不得入關;第三、滿族官員、貴胄則是全部格殺或者採納夏帝國的方法,對他們實行終身勞動改造;第四、皇室成員終生監禁。“
楊度怕袁世凱反對,立即附和道:”總參謀長的建議確實不錯,考慮的非常全面,要知道滿人的一分一毫銀子都是搶自我們華族,現在充公,也只不過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相對大清國初立之時的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等惡行,總參謀長還是太仁慈了,這樣可不好啊。“
袁世凱感嘆道:”這樣的話要殺多少人?會不會太多了?“
楊度繼續說:”大人,都到這個時候了,絕對不能有婦人之仁,歷史上的那次政變不都是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再說了,能做到政權的平穩過渡,這個方案是殺戮最少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們不得不防。“
袁世凱明白這個道理,只是在自己絕對有把握能掌控全國的情況下不願意製造過多的殺戮,而不殺戮又不行,以後將會導致更多的殺戮,只好說:”這個事情就這麼辦吧,大家還有什麼其他事情或者建議?“
馮國璋被任命為陸軍部長,內心還是很欣喜的,就站起身來說:”大人,當務之急應該是宣佈剃髮易服,恢復祖制。“
楊度說:”大人,應該儘快登基,公佈憲法。“
周學熙說:”大人,咱們應該效法夏帝國把礦產收歸國有,把一些製造局、兵工廠等收歸國有,從邊疆特區夏帝國援建的上百家企業中選擇一些大型的收歸國有,夏帝國援助大清國的幾十家大型企業也要收歸國有,國家的經濟命脈必須掌握在朝廷之中。“
王士珍是效仿夏帝國制度的第一受益人,按照夏帝國模式設定的總參謀長的位置,位高權重,所以他首推夏帝國的行政管理模式,於是說:”大人,夏帝國從建國到現在只是幾年的時間,不管是經濟、民生還是軍事實力都迅猛發展,可見其制定的管理模式還是很實用的,我們只要效法夏帝國,肯定也能在各方面奮起直追,幾年之後也不輸給夏帝國。“
聽王士珍如此說,袁世凱心裡還是有點小牴觸,以前夏帝國全力支援自己擴充套件實力,毫無私心,就是做事太霸道了些,就在功成名就之時,袁世凱不知道以後要如何面對夏帝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