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想多了,在咱們的有生之年,肯定會稱霸世界,等孩子長大了,不會再出現打打殺殺的情景了,以後還是要以德治國,世界要按照帝國制定的遊戲規則辦事,哪裡還需要強權和霸氣。”
皇后想了一下,就說:”既然如此,那就選擇一個具有浩然正氣的......,對,就是孟子說的浩然正氣,我的意見是叫張浩正,小命就叫正正。希望他長大了具有剛正宏大的精神品質和胸懷,正大剛直的氣勢,能擔負起一國之君的重擔,不辱陛下的威名。“
張偉感覺皇后的話也對,既然皇后喜歡,那就同意了皇后的意見,並讓皇室宣傳部對外宣佈,秦王的名字叫張浩正。
張偉在陪著小玉兒坐月子的期間,一直關注著大清國的局勢。
按照張偉的印象,到年底前,大清國太后、皇帝應該死了,具體是哪個月,哪一天,他就記不清了。不過預備工作必須做在前面。
9月初,段祺瑞接到杜世輝的電報,要求其集結各鎮軍隊,將擇機舉行軍事演習。
9月,杜世輝中將負責訓練的10個混成旅更換裝備,每隊裝備4挺輕機槍,每營配3挺重機槍,每標配6門65毫米射速山炮,每協配36門75毫米速射山炮;所有官兵全部歸隊。
肖旭光大都督命令1艘蘭芳級戰列艦,2艘蘭芳級戰列巡演和10艘驅逐艦於10月中旬進駐旅順港,並宣佈以後旅順港將作為北方戰區第二軍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以聯合演習為名,分別從樂浪、新洲省和直轄區抽調1個師的禁衛軍,1個師的國防軍在10月下旬進駐半島特區。
駐大清國的大使武文斌在張偉的指示下,從下半年開始,每月都要藉故進宮拜見太后一次,主要是親眼看看太后的身體如何。
袁世凱也早就得到類似的暗示,要等太后和皇上駕崩之後才能舉事,他知道,夏帝國選擇的時間點,是大清朝廷群龍無首之際,遇到的反抗最小,舉事的成本最低,最容易成功。
李平民領導的情報機構,對這件事情也是極為關注。
相關大清國局勢的情報也被不斷的送到張偉的辦公室。
八月,光緒皇帝,因長期抑鬱寡歡,且一直患有癆瘵痼症,病情日趨惡化。
九月,太后有咳嗽、肋痛、口渴、舌幹及肢體軟倦無力等症。
十月中旬,光緒皇帝病入膏肓,御醫已下“恐將猝脫”的診斷。
十月下旬,太后於福昌殿召見軍機大臣張之洞、世續、醇親王載灃商議立嗣。慈禧太后欲立溥儀繼嗣,其生父載灃為監國攝政王。張之洞、世續怕出現光緒皇后垂簾聽政局面,主徑立載灃。慈禧太后以為同治、光緒已是兄弟相繼,再立載灃,三代均兄弟傳承,史無前例,定立溥儀。
十一月上旬,正式諭詔載灃為監國攝政王,其子溥儀入宮讀書。
隨著訊息不斷傳來,張偉估計,大清國太后和皇帝駕崩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到10月底,各項準備工作全部就緒,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未完待續。)
喜歡帝國爭霸系統請大家收藏:()帝國爭霸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