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7月20日,南疆總督趙連功到達廣西南寧。按照總參謀部擬定的計劃,各省省長與各省駐軍從南寧出發,分別去接收雲南、貴州和四川三省;廣西省長帶領省政府以及各地市縣行政官員在1個國防師的保護下向桂林而去,準備接收廣西省政權。
趙連功先命令第36師駐紮南寧,防範中華革命軍進攻廣西,同時命令第36師派1個團駐守廣西邊境,封閉與法國殖民地的聯絡。
廣西的邊防要塞還是蘇元春擔任廣西提督時修築的,先是修復被法軍轟毀的鎮南關,之後又修水口、平而兩關,並在千里邊境線上根據地勢修建165座炮臺和碉臺、109處關隘、66個關卡,構成龐大宏偉的軍事防禦體系,有“烏鴉飛不過,老鼠鑽不進“之稱,這些設施分別位於北海、防城、東興、寧明、憑祥、龍州、大新、靖西、那坡等縣沿邊地區,因其多以城牆相連,故有“南疆小長城“之譽,購進160多門德國克虜伯120巨炮,防禦工程固若金湯,使法帝侵略者雖然對廣西虎視眈眈,但不敢越雷池一步。
兩廣總督張人駿和廣西巡撫張鳴岐兩人早就在南寧等待趙連功的到來。在知道趙連功的安排之後,巡撫張鳴岐與趙連功和張人駿道別回桂林辦理交接事宜。
張人駿與袁世凱是換帖結拜兄弟,這次與趙連功見面也是奉袁世凱的指令,在協助正常交接廣西政權的同時,請求幫助廣東省建立、訓練1鎮新軍。
有了張人駿和張鳴岐的協助,很輕鬆的接收了廣西省的政權,省政府和各地市長、縣長迅速到位,開始開展工作,接下來就是整編邊軍、巡防營。
在廣西,兩大擁軍的地方實力派分別為廣西右江道尹龍濟光和巡防營統領陸榮廷,兩人各擁兵5000人左右,佔據廣西總兵力的三分之二了。
廣西省市個窮省,每年財政收入只有400多萬兩白銀,只是支出就有600多萬兩白銀,每年虧空200多萬兩,全部需要大清朝廷度支部支援,當地的邊軍、巡防營的待遇也不高的,生活貧窮不堪,在夏帝國丟擲守備軍和僱傭軍的待遇之後,很容易的就獲得了官兵的支援,把廣西多名官兵進行了整編,淘汰老弱之後,還剩下7500人。
把南寧和桂林的陸軍小學進行合併,組成新的廣西陸軍學堂,校址設在桂林,陸榮廷、龍濟光等人全部被安排進陸軍學堂進行培訓。
按照當時大清國的陋習,龍濟光和陸榮廷都把自己帶領的軍隊當成自己的私軍,被夏帝國如此輕鬆的整編,實在是不甘心,不過兩人都是有野心的人,感覺跟著夏帝國或許會有更大的發展,再有就是懼怕夏帝國的軍隊,整個廣西才有多人,夏帝國在廣西就駐紮了接近4萬人,就是給他們幾個膽子也不敢反抗;高階軍官尚且如此,那基層小軍官更是不敢反抗。
對淘汰下來的舊軍,也沒有遣散,只是把身體條件十分差的人以及其家庭運送去了夏帝國務農,組織剩餘人員成立修路隊,分成10多個工段,先是修築從防城港到南寧到桂林的道路,保證這些人有工作幹,能獲得養家餬口的報酬。
張人駿見夏帝國駐南寧的第36師兵強馬壯,極為羨慕,感覺這才是強軍,又想到袁世凱的交代,就向趙連功提出,希望幫助廣東省訓練新軍的事情。
同時武文斌在袁世凱的多次請求之下也發來電報,言明張人駿與袁世凱的關係,可以多關照一下,幫助廣東省訓練新軍,到時候可以做到南北呼應,便於政權的平穩過渡。
趙連功在向張偉請示之後,把張人駿招來,對他說:“張總督,現在你也看到了,實在是分不出人員來,這樣你回去之後可以先籌備資金,等南疆特區接收完畢,處理完軍政事務之後,我再派人去協助你建立新軍,你感覺如何呢?”
“那就謝謝趙總督了。”
“哈哈,張總督客氣了,沒有你的幫助,也不會這麼輕鬆的接收廣西軍政,再說了,建立新軍,只要有錢,對我們來說培訓士兵不難,難的是培訓軍官,這個需要的時間會很長,你回去之後先把軍事學堂建設好,我們派的人到達廣州後能立即使用,同時把軍營建設好。”
“趙總督,現在廣州的學堂和軍營都有現成的,隨時都能使用,就是缺乏教官和懂行的人,再就是不好甄別革命黨人,這讓我們十分頭疼。”
“這些事情到時候學堂總辦會有辦法處理的。”
張人駿在得到確切的答覆之後告辭離開廣西。
其餘的接收工作都十分順利,巡撫張鳴岐工作能力還是很強的,留下的底子不錯,有警察學堂、師範學堂、政法學堂、測繪學堂等很多教育機構,雖然都還十分簡陋,教員也不齊,不過有了這些基礎,再擴大就容易很多了。
在接收完軍政權利之後,接著就是在全省範圍內開展移除陋習的工作。
廣西省的缺點就是窮,現在有了夏帝國的資金,所有的工作就容易多了,在金錢的誘惑之下,所有留任的人員全部剪掉長辮子,採取夏帝國的髮型,並換上夏帝國的服裝;軍隊、警察也是如此,想拿高工資、得到好的待遇,必須要聽從夏帝國的指揮,剪掉長辮子是第一步。那是士兵可是不關心什麼朝廷大事,上司怎麼說就怎麼做,只要能按時發薪水,保證老婆孩子不捱餓就是好領導,而且夏帝國給補發了以前的欠餉,並承諾以後的待遇,哪能不全心全意聽從夏帝國的指揮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對於各學堂的學員,也提高了補助金額,改善生活,更換服裝,修築校舍,現在要求剪掉長辮子,否則會被退學,誰也不願意捨棄現在的生活,剪辮子的工作進行的十分順利。
至於禁止裹腳等要求,各縣也開始宣傳,效果還不是十分明顯,這需要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雲南省、貴州省和四川省的接收工作都與廣西省相似,他們早就接到大清國朝廷的命令,必須與夏帝國做好交接工作,再說了,夏帝國的官員都是帶領部隊一起來的,在軍隊的保護之下,也沒有人敢鬧事生非,全部順利接收軍政大權。
他們都知道夏帝國的官不好當,而夏帝國官兵的待遇卻很好,於是各總督衙門、巡撫、知府等全部選擇迴歸大清,而軍隊全部選擇留下,接收夏帝國的整編。
對南疆特區的建設,主要是在交通和礦產資源的開採上,當務之急就是要修建公路、鐵路和碼頭,否則就是挖了礦,也很難運出來。
只要有資金、糧食,這裡並不缺人,再夏帝國資金和糧食逐漸到達之後,整個南疆特區快速的成為一個大的工地,到處都在修路,建學堂,建設軍營等;鐵路勘探規劃人員也按照張偉的要求進入南疆特區,進行線路勘探、規劃和設計。
按照趙連功給各省駐軍的要求,在穩定之後,軍隊的首要工作就是招安當地的土匪,並改編為僱傭軍,部分淘汰掉的舊軍也選擇加入僱傭軍;有了以前杜世輝的經驗,再加上各省巡防營中就有統領幹過土匪,在他們的幫助之下,四省招安土匪的工作進行的十分順利,在強大的武力壓制之下,再加上對良好待遇的嚮往,所有的土匪都沒有反抗。
到1907年年底,南疆特區全部順利接收完畢,軍隊進行了整編,土匪接受了招安,再加上夏帝國資金的支援和稅收政策的調整,整個南疆幾省大變樣,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至少沒有餓肚子的了。(未完待續。)
喜歡帝國爭霸系統請大家收藏:()帝國爭霸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