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接待的這3家都向外交部表達了強烈的購買慾望,所以才給他們機會,得到夏帝國皇帝的接見,這是很榮幸的事情。
4點鐘,又接見了趙爾巽帶領的代表團,這個代表團比較龐大,人員比較多,經過多次篩選,最終還是有35人來參加這次會談,沒辦法,只好在大會議室接見他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透過這次閱兵式,讓趙爾巽等人認識到,夏帝國軍事力量強大,士兵素質很高,武器裝備很先進,海軍軍艦更是世界最先進的戰列艦、戰列巡洋艦和驅逐艦,就是驅逐艦也足以與別的國家的巡洋艦相比美了。
趙爾巽最關注的是東北問題,所以上來就問張偉:“尊敬的皇帝陛下,請問您對大清國東北三省有什麼安排?”
“趙閣老,這個要看你們大清的動作如何了,我希望儘快幫助大清國把軍隊訓練好,然後我們就撤出東北地區,畢竟在你們那裡駐紮這麼多部隊,消耗是十分巨大的,要是不幫助你們把軍隊訓練好我們就把部隊撤走的話,俄羅斯帝國的軍隊不用多久就能打過來的,你們能抵擋的住嗎?我們可不希望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地盤又便宜俄羅斯帝國。”
“皇帝陛下,那訓練多少軍隊能守衛住東三省呢?”
“趙閣老,現在不是東三省的問題,應該是邊疆幾省的問題一起考慮,所以大清國才設立了邊疆將軍和邊疆行政總督,我感覺在東北三省和興安省有8個鎮步兵加4個鎮的騎兵和4個標的重炮兵就夠了,在外蒙古至少安排4個鎮步兵加3個鎮的騎兵和3個標的重炮兵,總兵力至少20萬人吧,這些兵力,不僅是保衛邊疆所用,也是保護大清國的定海神針。”
“皇帝陛下,大清國暫時負擔不起這麼大的軍事開支。”
“不是一次性就擴大這麼多部隊,至少要2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建設好,至於資金問題我是這樣考慮的,先收回日本在《辛丑條約》中的賠償權,把省下來的軍隊用於建設軍隊,然後夏帝國給你們一部分貸款,等把俄羅斯帝國趕出東北之後,把取消俄羅斯帝國在《辛丑條約》中的賠償權,這些資金足夠養兵了。”
趙爾巽希望把大清國北方的流民移民到朝鮮半島、北海道和九洲島;把長江流域以及以南地區的流民遷移到臺灣島或者夏帝國境內,這樣也是為了方便移民,也更讓移民容易接受新地方的氣候環境。
張偉同意了趙爾巽的意見,並讓秘書電告武文斌大使,由武文斌大使做出相應的安排。
隨行的薩鎮冰向張偉提出,希望夏帝國能把鎮遠號戰列艦和俘虜日本的敷島級戰列艦出售給大清國,現在大清國沒有拿得出手的軍艦;並希望購買夏帝國的戰列巡洋艦和驅逐艦。
張偉明白這些人的心情,希望重建大清國的海軍,不過他們的體制太落後了,就是給他們最好的戰列艦,那種體制之下,也發揮不出好的戰鬥力。
張偉只好說,:“賣,你們想買什麼軍艦我們夏帝國都會支援你們,只要你們能付錢我們就賣,這個問題明天你們可以參加海軍軍艦交接儀式,等交接儀式萬了以後再與總參謀部談吧。”
趙爾巽希望夏帝國能提高銷往大清國的糧食數量,以平抑大清高漲的糧食價格。
張偉只好告訴他:“趙閣老,現在我們已經盡最大努力的向大清國運輸糧食了,要是你們有船,也可以來夏帝國自己運輸糧食,我們的貨船都達到極限了。”
對於教育問題,張偉承諾,以後逐漸加大對大清國的支援力度,希望在每個省,甚至是大一些的城市,都設立學校,幫助大清培養學生。
張偉又與他們談論了商業上的一些事情,張偉的意思是歡迎大清國工商業人士來夏帝國創業發展,具體事情可以與商業部談。
由於張偉十分慷慨,使得會談進行的十分順利,晚上張偉又在皇宮宴請了與會的代表,做到賓主盡歡。
一天下來,可把張偉累壞了,以後再也不願意做這種活了,臉上的肌肉都笑的痠痛,真不好受,不過能讓幾個國家順利購買軍艦,張偉心裡還是很高興的;另外,能安撫住大清國,幫助袁世凱在邊疆把軍隊發展起來,到時候能順利奪取政權,做到平穩過渡,讓張偉很有成就感。(未完待續。)
喜歡帝國爭霸系統請大家收藏:()帝國爭霸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