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所有衙門炸開鍋了,王進之的請復海運竟然透過了!這都察院才當幾天差,就辦下了如此大事,不愧是王進之!
官員褒貶不一,有人認為王進之請復海運是惠國惠民的好事,更多官員則憎恨王進之,特別是沿河官員……
本來河運可以路上設卡,撈過路費,而且河運開支巨大,他們可以雁過拔毛。
雖然依舊以河運漕運為主,但利益總歸損失了一些,誰來彌補?
而且靠漕運河運過活的普通民眾,縴夫、船戶等越來越多,他們的利益要照顧。
這王進之簡直恁不是人!
負責海運的官員更恨王進之,恨不能飲其血肉,海船出事了那可是天翻地覆,死無葬身之地。
就算僥倖在海洋活下來,朝廷以為下旨立斬。
而河運漕運卻可以推卸責任,把鍋讓工部或者百姓背,這個河道沒有疏通呀,工部酒囊飯袋;黃河水又氾濫了,天災更怪不得咱們了;跟船百姓不守規矩,實在是刁民!
總之,王進之惹眾怨了,但礙於他御史的身份,大夥敢怒不敢言啊。
……
王奇坐在署房內悠哉悠哉,京師流言他也知道,任何改革都會損害一部分利益嘛,未來大方向是正確的就行了。
明朝弊端太多,要循序漸進改革,自己只是個御史,能請復海運就頂天了,其他的不能碰。
“王進之!”
門外傳來一聲怒喝。
一個高壯青袍男子不敲門直接闖進來,雙眼噴火瞪著王奇。
王奇起身不悅道:“爾是何人,安敢放肆!”
“本官遼東掌道御史侯汝諒!近日就要擔任遼東巡撫。”那中年男子一字一句道。
王奇笑呵呵拱手道:“原來是侯巡撫,為何來勢洶洶耶?”
侯汝諒氣哼哼道:“王進之,你可是越權了!”
浙江道御史管我們遼東道的事,這是絕對不允許的,極大的越權。
“侯巡撫消消氣,先坐下。”王奇倒了杯茶給侯汝諒,又道:“下官也是為遼東百姓著想啊,災荒耽誤不得。”
說完用袖子擦拭眼眶,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
侯汝諒憤怒道:“王御史莫要裝蒜了,此事你過界了,該給我們遼東御史一個交代!”
王奇瞬間就怒了,冷冰冰道:“在下何須給你們交代。”
“你!”侯汝諒手指著王奇,勃然大怒道:“本官必彈劾你!不知尊卑!”
“去矣!”王奇大拍桌子,也怒目橫眉。
“等著!”侯汝諒拂袖離去。
王奇坐定下來,輕啜一口茶,表情有些訕訕,此事是自個做錯了,浙江道御史伸手太長了,人家有火氣很正常。
不過既然做了,哪容得著你們來指點,一個巡撫算甚!
局勢亂七八糟的嘉靖朝,遼東巡撫任期一兩年換一個。
且經常派級別不高的文官擔任,比如兵科給事中、太常卿、應天府丞等等。以其他省的按察使或者副都御史,都算極大的高配了。
原因自然是遼東軍事至關重要,如果派遣高階文官去,本來江湖地位就高,萬一坐大擁兵自重成了軍閥……
低階文官就沒這個擔憂了,可以去遼東巡撫位置上鍍金。
京師官員除非沒有位置可挑,一般都不會去遼東任巡撫。
各位看官老爺該明白為啥王奇不怵這侯汝諒,也才箇中級文官,虛啥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