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準備給嘉靖帝奏本,懇請嘉靖帝釋放俞大猷。
至於面聖再睹聖顏就想多了,王奇只是殿試見過一次西苑的道士,其他時間沒資格。
唉,身上沒有王霸之氣啊。
至於內容就是文縐縐描繪俞大猷的功績,是倭寇的剋星,再給他一次機會吧。
奏本開頭當然要誇道士了,以道士的傲嬌脾氣,只有狠狠的吹捧他,才可能會同意,王奇想了下恬不知恥的剽竊。
寫好奏本叫王大給通政司,由通政司遞給內閣和司禮監文書房,再進呈給嘉靖帝。
同時六科房給事中還會摘抄下來,編成邸報販賣……
這就是儒家的“政務公開”,這一轉手全京師都知道你的奏疏,無論當面磋商還是文書往來,壓根沒有保密可言。
當然還有“密疏”,不經過通政司,直接御前開拆,不會有司禮監和內閣記錄。
不過這可要負責任的,上密疏舉報嚴世蕃貪汙五萬兩銀子,要是查實不符,王奇得進刑部大牢接受審問,更得遭遇報復。
要是直接上奏疏,還能贏得聲譽,嘉靖帝不同意會留中不發,不會有處罰。
……
王大探頭探腦進通政司,把奏本給官員後道:“平鄉伯的奏疏,還請遞交給陛下。”說完就拱拱手溜了。
這可是通政司,自個沒官位的屁民可不能多待,趕緊溜人。
大廳內,通政使司的官員都在忙著篩選歸類,謄寫副本,有問題的要駁回,要事文書則立即上奏。
通政左參議捏著王奇的奏本,大笑道:“平鄉伯不會在奏本上寫青詞吧?”
閒下來的官員皆笑,什麼玩意啊,寫青詞跑通政司幹嘛,自個遞張紙給太監就行了。
“大家瞧瞧奏本。”右參議好奇道。
待大夥看完後皆惱怒!我大明竟有此等阿諛奉承之人!
謄寫副本的知事下筆都想嘔吐。
“別汙了本官的眼,速速遞給內閣。”左參議吩咐道。
……
嘉靖帝閉目養神,黃錦端著器皿,玉色的器皿裡裝著大紅色的丹藥,圓滾滾的,清香四溢。
“皇爺,有奏疏!”外間司禮監的小內侍揚聲道。
嘉靖帝有些不悅,朕剛想養神服仙丹,這些酸儒又要來打攪,要是說不出子醜寅卯來,定要他嚐嚐朕的厲害,
“念!”嘉靖帝淡淡道。
這就是為什麼不喜歡上朝,酸儒太過囉嗦,哪有修仙來的有趣味。
“陛下天資英斷,睿識絕人,可為堯、舜,可為禹、湯、文、武,”內書房的太監搖頭晃腦念著。
“停!誰的奏疏。”嘉靖好奇道,言之不慚乎?拍馬屁不臉紅麼。
不過說的倒是有點道理。
太監道:“回稟皇爺,是平鄉伯王奇的奏疏。”
黃錦暗笑,還是青詞伯爵的馬屁得皇爺的喜歡。
“繼續,朕倒要看看這小子弄什麼花樣。”嘉靖帝笑呵呵道。
“下之如漢宣之厲精,光武之大度,唐太宗之英武無敵,憲宗之志平僭亂,宋仁宗之仁恕,舉一節可取者,陛下優為之。”
“即位初年,剷除積弊,煥然與天下更始。舉其大概:箴敬一以養心,定冠履以定分,除聖賢土木之象,奪宦官內外之權,元世祖毀不與祀,祀孔子推及所生。天下忻忻,以大有作為仰之。”
“識者謂輔相得人,太平指日可期,非虛語也,高漢文帝遠甚。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節用愛人,呂祖謙稱其能盡人之才力,誠是也。一時天下雖未可盡以治安予之,然貫朽粟陳,民物康阜,三代後稱賢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