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剛點點頭,又猶豫道:“真能保戴家無事?”說完就暗罵自己蠢蛋,不給好處別人為什麼忙前忙後,自家可從沒給過平鄉伯孝敬銀。
不等王奇說話,戴剛說了句稍等,便徑直去後宅了。
王奇心裡沒有什麼波瀾,戴家能給就收,不給也不強求。事情肯定會辦好的,憑那穆友海賊的作風,就值得幫戴家度過難關。
可是你不收別人不放心呀。
不一會,戴剛提著個點心盒,恭敬道:“兒媳親手做的點心,還請平鄉伯笑納。”
王奇面無表情,接過點心盒,回覆道:“你們戴家就放心吧,此事定然連累不到你們身上。”
戴剛這才把心放在肚子裡,和顏悅色邀請王奇吃宴,王奇見事情談妥,也不推辭。
回府邸的轎子裡,蘇南若在數點心盒的銀票,驚歎道:“戴家可真是大手筆。”
王奇笑呵呵:“為保家族平安,這點銀子算什麼,待會給江內侍一半。”
蘇南若嗪首微點,又嗔道:“妾身都想去做那海岸生意了,足足十倍利潤呀。”
每個東南沿海的生意人都想摻和進那貿易市場,大多受限於朝廷法度和人手緊缺,只能小打小鬧,要想弄成戴家的規模,必須有穩定的海賊團伙作為安全保障。
王奇打趣道:“行啊娘子,你去做那女海賊,夫君給你遞貨物。”
蘇南若就用小拳拳捶王奇胸口了。
“銀子換些糧食接濟賑災,給咱平鄉伯府圖個好名聲。”王奇不忘叮囑道。
“嗯。”
……
嘉靖時期的海禁怎麼說呢?越禁海貿越發達,就越多的白銀流入明朝市場,沿海的銀子購買力下降,內陸的銀子又不夠,從而導致通貨膨脹。這也是朝廷顧慮的原因之一。
至於為什麼不能禁絕,原因其實很簡單,海禁政策給無力買舟出海的小商民提供了生存空間。沒有海關稅沒有關卡,大夥幾條船到了日本倭寇國就算賺翻了,一輩子無憂。所以越多的小商民加入其中,如果血本無歸了,就脫下衣服做海賊。
王奇認為像戴家這些家族屬於中等商民,他們是最吃虧的。上頭缺乏背景,下面只有幾個團伙海賊,幾條船,稍有風吹草動就焉了,比如這次。這些中等商民是最希望朝廷開放海禁的。
最不希望開海的就是閩浙鉅商了,因為他們有中樞背景,私自出海沒有任何風險,也無人敢檢舉,前幾年的抗倭英雄浙江巡撫朱紈嚴厲打擊走私,被浙閩富豪士紳發動在中樞的勢力攻訐,被迫自殺。
王奇也暗笑自己真是無恥,挑軟柿子捏,倘若碰到浙江鉅商,二話不說就溜,江太監也不敢撫其須,這是龐然大物。只能挑這些中等商家開刀了,家裡有銀庫但背後沒有勢力支撐。
自己最近是不打算鬧騰了,默默等待兩司、錦衣衛、監察御史下來,至於處理結果跟自個無關。王奇猜測朝廷處理手段應該是傾家蕩產抓首惡,不會有滅門之災。
喜歡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請大家收藏:()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