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此詩傳開來,那就不得了啦!君子若竹,高風亮節,這不是剛好是自己的寫照麼?無數文人瘋狂膜拜瞻仰此詩。此詩一出,不管茅草屋還是豪門大宅都栽種了竹苗,文人書生都在竹下悟道,尋那“朝聞道夕死矣”的感覺。
半個月以來,自家園林都是江南的文人大儒,曲水流暢高談闊論,王奇更是禮賢下士招待五十歲的童生,窮酸秀才免費好酒好菜瓜果奉上,親自泛舟帶著遊湖,眾人皆深感榮幸。
一時王奇名聲震動江南,王奇已經是文人心中揮金如土、飽腹詩才、氣質非凡的高雅人士。
嘉興府勾欄的清倌人上門自薦枕蓆,慘遭掃地出門,嬌柔女子泣不成聲的離去。無數男子嘆息“焚琴煮鶴”,想要接納失足清倌人的不知凡幾,可惜未能所願。
至於那郡馬池臣?早些閉眼算了,別來汙王才子的名聲。
這就是半個月以來王奇的日常,也不去織染局上衙了,整日跟文人書生飲酒作樂,生活好生愜意。
反正朝廷的旨意還沒下來,誰曉得處罰結果是什麼,還不如積累名聲以圖未來,萬一丟官了靠名氣還能在江南混得開。
到時候蹭吃蹭喝蹭銀子,豈不是美滋滋。
成化年間的江南才子唐寅不就是絕意仕途每日免費在青樓吃喝,被士大夫宴請,日子過得好生逍遙,這才是真風流。
所以名聲太重要了,好名聲可以凝聚人望,待他日落魄時自有人接濟吶。
當然了,最好還是當官,畢竟自己的目標可是明史單獨列傳!要是現在掛印,未來的明代史書上——王奇,字進之,善詩,奇長壯有姿貌。政治上無建樹,民間頗有聲譽。
為了避免出現幾個字就概述生平,只能繼續努力努力再努力了。
……
又滋溜茶壺過了十來天,江太監派人來通知,朝廷內侍在織染局。
就是宣判結果了,希望嘉靖爺手下留情吶。
懷著忐忑的心情坐轎子趕往織染局大廳,大廳內太師椅坐著一個十幾歲的小太監。
王奇暗道,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呀,不過太監本來就是沒鬍子。
小太監瞅著王奇,聲音尖細說:“你就是毆打宗室的王奇?”
娘希匹,開局情況就糟糕,直接質問了。
王奇只能不好意思點頭。
那小太監清了清嗓子,喝道:“有聖諭!”
王奇撲通跪倒,沒辦法,聖諭就是口頭指示,含金量低沒有約束力,聖旨好歹蓋了章。不過自己這個小人物,也不配有聖旨。
小太監拱手朝北示意敬重皇爺,恭敬道:“聖諭,朕承續我皇明祖宗道統,君主天下,調理萬邦,渺忽近四十載矣。朕矜矜業業,如此天下康寧,百姓富足,國朝肇基以來未見繁盛若此。……”
王奇都快聽吐了,就一個口頭轉述偏偏要吹噓功績,你是整日在煉丹房煉丹,賣弄帝王術。我大明滅亡就是嘉靖年間埋下的禍根!你就是國朝的罪人!
故作恭敬聽完了囉嗦之語,才到了正題。
小太監又道:“朕的宗室平易近人,尚未有跋扈之人矣。爾身為堂堂織染局大使,竟毆打郡主夫婿,非人也。現令爾去致歉,另罰俸三年以示懲戒。嘉靖三十七年秋。”
王奇大喜,趕緊大呼:“謹恭聖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