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驢子,你手上滋溜的是啥茶壺哩,怎麼帶金帶玉的,怪好看哩。”一眾樹蔭下乘涼的村民頓時訝異稱讚道。
王父有些自得,擺擺手道:“我也不太清楚,我兒媳婦送的,聽說是元朝皇宮裡的東西,我怎知元朝是甚。”
“什麼?元朝?那不就是本朝太祖打下去的,這這這茶壺可了不得。”
“汝這王驢子,可不要唬人。”
“該不會是自個上漆的罷,過來吹噓。”
村裡人皆不信。
王父急了,大喊:“我腰帶裡還有個茶蠱,上面有些字,我是看不懂。”
“不是大夥信不過你,拿出來讓大夥開開眼界啊。”眾人起鬨道。
王父想了想,從腰帶裡拿出物什,道:“識字的王童生過來掌掌眼。”
王童生屁顛顛跑過去定眼一瞧,震驚道:“果真是元朝皇宮裡的東西。”
眾人頓時震撼驚歎地看著王父,好事者問:“王驢子,你那兒媳婦是啥來路?”
王父故作不屑,無奈嘆道:“好像親家只是個正四品。”
“甚?那豈不是比縣令還大?”
“乖乖不得了啦,王驢子走運了。”
“那奇小子不僅俊俏還會讀書,那像這個人,讀了幾十年還是個童生。”
王父繼續呲溜茶壺,搖頭晃腦。
這就是王奇這幾日家裡的日常,各個出去村裡顯擺,回家再收拾乾淨整齊擺好,王奇都無語了。
王大王二的母親更是炫耀,說我家王大王二帶回了上百兩銀子,還吃得白白胖胖,孝敬我的衣裳首飾不知多少,趕明把王三也帶上。
王家三個兒子,王三留家裡頭侍奉雙親……
王奇倒也想收王三做長隨,但人三個兒子不可能一個都不留下。
王大王二在村尾跟二流子吹噓南直隸有多繁華,青樓女子有多貌美,天天喝酒吃肉好不快哉。
不多贅述,王奇找上母親,隨意問道:“娘,巧兒為何不定下婚事。”
王母瞅了王奇一眼,沒好氣道:“你個老二沒娶,巧兒怎麼會嫁,你要是再不討老婆巧兒可就跟人私奔了。”
王奇摸了摸鼻子,苦笑道:“是兒子沒想到這一層。”
是啊,農戶家庭本就在乎這些,自個可比妹子大好幾歲,又是官人,父母怕是擔心旁人議論。王奇倒是一點也不在乎。
又詢問道:“我那妹夫是何人呀?”
王母恨聲道:“就隔壁村一個殺豬的,偏生巧兒像被灌了迷魂湯,可是氣死為娘了。”
王奇有些無語,這妹婿地位可太低了罷,不悅道:“這如何能配得上我家巧兒。”
王母點頭,又補充說:“人倒是挺好,每次都送些豬肉豬蹄過來,偶爾還會幫忙搬運下東西。為娘想著,巧兒是個犟脾氣,就隨她了。”
王奇沉默,母親想來內心也是同意的,自己也沒資格說啥,在外宦遊不能照顧家裡,要有個妹夫幫襯著也不錯。
王奇教導了侄兒讀些書,又調笑著小妹不害臊,小妹羞答答的俏臉作勢要追打王奇。
傍晚王家村莊處處披滿夕陽餘輝,牛羊鴨鵝沿著深巷紛紛迴歸。老叟惦念著放牧的孫兒,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農夫們荷鋤回到了村裡,相見歡聲笑語。如此安逸怎不叫自己羨慕?
村裡生活很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