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他,潞國公侯君集。”
“有小白猿出場,定能獲勝!”
“他的輕功不錯,可是未必有削金斷鐵的利器啊!”
……
看著主動請纓的將領,一眾吃瓜群眾又嘀咕起來。
劉如玉也聽到了這個名字,腦中立馬浮現出了侯君集的資料。侯君集也是隋唐好漢之一,當年也參加了賈家樓結義,不過當時他有事耽誤了,來的比較晚,來的時候賈家樓四十六友剛剛歃血為盟,他來以後只能排在最末,號稱第四十七友,他身材較小,舉止靈活,因此被叫做小白猿。
侯君集也跟著一塊鬧了濟南反了山東,後來跟著李世民南征北戰,戰功赫赫。再後來玄武門之變以前,有兩位將軍極力勸李世民先下手為強搞政變,其中一個是尉遲恭,而另一個就是侯君集。侯君集也因此進一步得到李世民賞識,被封為潞國公。
小白猿侯君集雖然也是大將,馬上功夫也不弱,但是他最擅長的就是輕功。整個隋唐好漢裡面,除了“白衣神箭”王伯當的輕功在他之上外,其餘人都比不上小白猿。可惜王伯早些年攻打虹霓關的時候因為騙婚槍挑新婚妻子一事遭了天譴,數年後被亂箭穿身射死,所以在此時小白猿侯君集當之無愧的是大唐輕功第一人。
果真李世民看到侯君集出來以後,龍顏大悅,說道:“原來是侯愛卿,來人吶,取朕的龍泉劍來。”
很快有內侍拿來了七星龍泉劍,李世民舉起寶劍,大吼一聲:“侯愛卿,接劍!”說著手上發力,將寶劍衝著侯君集丟來。
李世民是馬上天子,如今剛登基沒兩年,一身武藝還可以,沒有退化,只見那寶劍如流星般向侯君集射來。
小白猿見狀,一把扯掉外衣,露出了裡面的皮甲,胸口一塊護心鏡,明晃晃的。原來他和別的將領不一樣,別的將領普遍身材魁梧,都穿鎧甲,喜歡衝鋒陷陣;而侯君集身材矮小,輕身功夫更佳,更喜歡穿皮甲。皮甲比較輕,可以隨時穿在身上,因此小白猿養成了每天都著皮甲的習慣。
小白猿脫了外衣後,一個燕子三抄水,在一位陌刀軍士的肩膀上點了一下,躍在空中,將龍泉劍抓在手中,隨後他空中一個鷂子翻身,站到了盾牌之上,拔出寶劍,大喊一聲:“謝聖人賜劍!”
這一串動作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眾人反應過來的時候,小白猿已經持劍站在了盾牌上,寶劍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劍鋒處露著絲絲寒意。
好俊的身手,好鋒利的寶劍,眾人包括如玉在內都心中暗暗喝彩。
那小白猿拿了寶劍,輕喝一聲,衝著大蜥蜴奔去。那大蜥蜴見到又有人來,將嘴裡叼著的屍首丟到一邊,也撲了過來。
侯君集見到那怪獸如此糟踐袍澤屍體,怒髮衝冠,喝道:“孽畜,拿命來!”隨即揮舞寶劍和大蜥蜴鬥了起來。
小白猿侯君集聽取了剛才劉如玉的建議,不與那怪獸拼氣力,而是不斷的圍著那怪獸四下游走。那怪獸速度雖然很快,但是在大唐輕功第一人面前,還是不夠看的。侯君集一邊躲閃,一邊不斷的抽空子往那怪身上刺去,很快那怪身上出現了一些小的傷口——為什麼是小的傷口,因為那怪表皮實在太堅硬了,龍泉寶劍雖然鋒利,但是仍然砍不透它,只是在上面刺了一些小口子。
二者在場上勢均力敵,小白猿侯君集勝在身形輕盈,不住的騰挪躲閃;食人獸大蜥蜴勝在皮糙肉厚,不住的力量碾壓。
“此怪懼怕陽光直射他眼睛!”突然侯君集想起了劉如玉剛才的話語,心中一動,挽了個劍花向著盾牌方向撤去,撤退的方向正是如玉那。那怪見眼前人類逃走,緊追不捨。
如玉見到侯君集引著那食人獸衝著自己奔來,立馬明白了小白猿的意圖。他抬頭看了看日頭,又看了看大蜥蜴爬來的方位,大致心裡計算了一下,對著前面的盾牌手說道:“兄弟們莫怕,等那怪靠近的時候,麻煩諸位兄弟用大盾反射陽光照它眼睛,我剛才算了一下,不需要太多的去移動盾牌,只需輕輕往前傾斜一巴掌的角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