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聞言,抬頭朝前方看去。
便見遠處,一輛簡樸馬車,在十數名差役、僕從的簇擁之下,晃晃悠悠而來。
堂堂當朝四品大員,還是掌管大軍後勤所需的承宣佈政司左參議,作風卻如此樸素,出行只有這麼一輛簡樸馬車。
只此一事,便讓劉伯溫對他的印象極好!
劉伯溫稍稍整理衣冠,向前迎了數步,拱手一禮,朗聲笑道:
“本伯受陛下請託,前來相迎諸葛大人!”
簡樸馬車停下,同樣身穿官袍的諸葛亮匆忙走出,恭敬地回了一禮,道:
“見過誠意伯!”
兩人雖不相識,但此前早有人前去通報,所以諸葛亮自然知道劉伯溫的身份。
不待劉伯溫繼續客套,諸葛亮便忍不住急聲問道:
“可是陛下有要事相召?”
劉伯溫位列伯爵之位,隨侍帝駕之前,妥妥的心腹之臣。
見到他親自在城門處等候,諸葛亮心中只覺得是蕭承急招他前去覲見。
劉伯溫聞言,卻是連連擺手,解釋道:
“是諸葛大人多慮了,陛下念及諸葛大人,主持大軍後勤,維繫前線征戰,可謂勞苦功高。這才派本伯前來相迎,以示慰勞恩寵之意!”
說到這裡,劉伯溫對著皇宮方向拱手一拜,道:
“陛下說了,讓本伯送諸葛大人回家,與家人團聚、休息。面見陛下、交辦職務公務這些瑣事,稍緩一日再辦也無妨!”
派朝中大臣在城門迎接,讓臣子可先歸家團聚、休息。或許相較於一般官爵升遷、金銀財貨之類的賞賜,這番安排顯得沒那麼直接,但卻更顯幾分恩榮親近,也更讓臣子心生動容。
諸葛亮心中自然也為之感動,但卻還是堅定地搖了搖頭,道:
“陛下愛惜臣子之心,亮心中動容。可外放的官員,歸京之後自有固定的流程制度,不可因我一人而輕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諸葛亮的性子,自然是不可能因私廢公的。
縱然心中亦是思念留在京中的妻子,但面對著當今陛下的好意,他還是想都不想地便拒絕了。
劉伯溫見狀,不由地對諸葛亮的觀感更好了,笑著道:
“陛下早知道諸葛大人有心拒絕,所以特意交代了,這是口諭,大人不得違逆!”
“而且,在送諸葛大人回去之前,陛下也還交代了一件事,需要請諸葛大人,和本伯一同去辦的。”
這兩句話,便直接將諸葛亮打算拒絕的種種說辭,全都給堵住了。
而諸葛亮也不是執拗、不知變通之人,也便不再推辭。
隨劉伯溫一同前來的東廠番子,連忙請兩人一同上了馬車,然後親自在前帶路開道。
諸葛亮推開車窗,看著外面馬車駛過的街道,眼神微微一動。
還真不是回自己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