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馮保主持安排隨駕人員入住臨時行在,蕭承則帶著一眾文武重臣,找了處殿宇,開始商議起國家大事來。
蕭承坐於上首,環顧在場文武重臣,沉聲道:
“這些時日,豫章郡、潯陽郡、南陽郡、榕郡,這幾地的夏軍,可有什麼異動?”
南陽郡屬豫地,在江州郡以北。
剩下三地,歸屬於江南九郡。潯陽郡,在江州郡東邊。豫章郡分別與江州郡、邵陽郡接壤。而榕郡在邵陽郡北邊,臨近大海。
如今這四郡,便是雲夏兩國前線。此前西南防線撤離回去的夏軍,散於四郡之中,夏國更是抽調了不少兵馬駐紮於此,抵禦雲國兵鋒的同時,並等待時機,以期奪回失去的七郡之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聽到蕭承詢問,程不識當即上前一步,沉聲道:
“陛下,江州郡一戰之後,夏國西南防線崩潰,佈置於此的眾多精銳大軍,損傷無數。撤回去的十餘萬兵馬,少有精銳之眾。如今正不斷加緊操練,並無動兵之意。”
伍子胥此時,亦是開口稟報道:
“陛下可還記得,去年京中急報?北境草原遭遇白災,突厥鬱督可汗號令突厥各部族,起兵南下劫掠。”
蕭承聞言,當即點了點頭,道:
“朕記得這事兒!虞昭凌那時候還派人前來,以大義相壓,要與朕約定盟約,暫停兵戈,好讓他騰出手來,收拾草原部族。”
說到這裡,蕭承不由輕笑一聲,道:
“朕本就沒有繼續用兵的意思,但想著嚇一嚇虞昭凌,便沒有接見他派來的使臣。”
蕭承知道貪多嚼不爛的道理,所以是打算花費一段時間,好好消化這西南七郡之地的戰果的。
不過為了讓虞昭凌擔驚受怕一番,當初蕭承可是故意裝出了強硬姿態,連兩國之間的禮儀都不顧了,直接拒絕了接見夏國使臣。
伍子胥聞言,又繼續開口道:
“去歲夏國北境天寒地凍,實在不易用兵,夏軍便堅壁清野,未曾迎戰。突厥人勉強攻下了兩座邊塞小城,傷亡眾多,方才撤兵。”
“而就在昨日,臣等收到緊急軍報。半月之前,北境冰雪消融,冬季過去了。夏皇便當即下旨,盡起北境精銳,以攻伐草原……”
蕭承自伍子胥這邊知曉了這份剛剛送達的軍報,眉頭頓時皺起,沉聲道:
“他這是篤定朕,不敢趁著這個時候繼續出兵?”
如今的夏國,西南精銳喪盡。四郡之地縱有超過二十萬的大軍,但多是未經操練的新兵,戰力不強。幾乎可以說,夏國的架子,完全就是靠著北境精銳在強撐著。
而突厥的勢力,也並不算弱!此時的夏皇有膽子盡出北境精銳,前去攻伐突厥,絲毫不怵兩面作戰的壓力,這就是直接篤定了雲國不會繼續用兵了啊!
雖然蕭承的確沒有繼續用兵的打算,但心中算計被人看穿,卻是讓蕭承心中稍稍有些不快。
一旁的楊大眼,此時卻是忍不住嘟囔道:
“陛下何須苦惱?之前不繼續用兵,那是因為陛下想緩緩圖之。可夏國主動將機會送上門,咱們又何必跟他客氣……”
“陛下,末將請命,領麾下大軍為先鋒,攻取潯陽、豫章二郡,直逼夏國京畿之地!”楊大眼出列,抱拳喝道。
“此事並非如安東將軍所想的,那般簡單……”
伍子胥先是出聲反駁,然後連忙解釋道:
“畢竟是涉及突厥,夏皇不知道陛下原本的打算,就是在賭陛下,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趁著這個機會再次動兵!”
雲、夏相互稱帝,又皆在國中採用中原禮制,六百年傳承下來,都是天下人承認的正統。兩國之爭,那就是兄弟閱牆,肉爛了都在鍋裡。
可這一旦加上了草原突厥諸部,那性質可就完全不同了。
只要敢動手,那蕭承自登基以來,苦心營造、積攢下來的好名聲,那可就盡數毀於一旦嘍。雲國正統性,更是受到極大的損傷!
蕭承有些無奈地嘆息一聲,搖了搖頭,惋惜道:
“可惜了,朕本來還打算用這個條件,向夏國繼續索要點好……”
說到這裡,蕭承忽然腦中靈光一閃,眉頭微微一動,話鋒一轉,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