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江水,浩蕩洶湧至此,便與邵陽郡的湘水聚集一起,然後一齊匯入洞庭湖之中。
這八百里洞庭湖浩瀚迂迴,極目遠眺,碧波浩渺,遠處山巒突兀,湖外有湖,湖中有山,風光綺麗。
此時恰逢黃昏,景色又與一天之中的其他時候不同。
夕陽映襯之下,有歸來漁帆點點,微風吹拂,蘆葉青青搖曳,江水映起黃昏夕陽,水天接連一色,讓人頓生感慨。
而就在這風光秀美寧靜之時,卻只聽得“轟隆轟隆”鐵蹄踏地的悶響之聲傳來,頓時驚起一片鷗鷺翔飛,擾了這片寧靜安逸。
萬餘甲冑鮮明,旌旗蔽天,渾身氣勢凝重的騎兵,自湖邊岸上馭馬而來。另還有數萬精銳兵馬,緊隨其後。
馬蹄之聲,響徹洞庭湖畔,另有軍靴踏步、甲冑鎖片撞擊之聲,不絕於耳。
軍勢赫赫,聲威動天。讓周遭密林之中的走獸,盡顯焦躁惶恐,甚至就連整個洞庭湖之上的氣氛,都變得凝重迫人起來。
浩浩蕩蕩的儀仗船隊,便在這數萬兵馬的護持之下,駛入洞庭湖之中。
自到了武陵府之後,江州郡一眾前來接駕的邊軍將校們,便已經和儀駕船隊會和。再眾將覲見過蕭承之後,這數萬精銳邊軍,便正式接過了護衛蕭承,以及整個儀駕隊伍的防衛任務,將整個儀駕船隊護衛得水洩不通。
此時若是再來一群那樣的刺客,在如此大軍面前,只怕都來不到蕭承面前,便會狼狽逃竄。
船隊之中,那華麗異常,規模浩蕩的龍船之上,蕭承負手而立,任憑微風吹拂衣襟,倚欄眺望。
在這般浩渺風光之前,本該是心曠神怡的。但蕭承看著洞庭湖畔,那護衛儀駕的數萬大軍,使得著秀麗之地憑白沾染上一絲殺伐之氣,不由意興闌珊地嘆了一聲,自言自語道:
“頗有些,煞風景啊……”
一旁的馮保注意到蕭承的神情,眼中一動,連忙上前躬身道:
“這洞庭湖中有小島,名曰君山島。此島四面環水,雖不大,但小巧玲瓏,峰巒盤結,溝壑迴環,竹木蒼翠,風景如畫……”
“陛下若有心,君山島上一應屋舍寺廟,皆已被修整過,雖然簡陋,但也勉強可做陛下的臨時行在。不妨在此休憩一日,好好欣賞這八百里洞庭湖風光吧。”
蕭承聞言,扭頭看向馮保,輕笑道:
“你什麼時候著手準備了這個?竟然連這君山行在,都已經準備好了。”
馮保聞言,微微一笑,連忙道:
“奴婢一直在陛下身邊伺候,還真沒精力準備這個……這是嚴侍郎派人準備的,告知奴婢,說若是陛下您有心賞景,便告知您的。”
“是嚴嵩啊!”
蕭承微微點頭,旋即又朗聲道;
“既然如此,便不去嶽州了,改道君山島!”
難得來這嶽州,八百里洞庭湖風光,若是不好生遊覽一番,只怕日後想來,也會後悔的。
馮保聞言,連忙躬身應是。
蕭承一聲令下,自有禁軍將校將命令傳遞。儀駕船隊當即改變方向。
更有數艘戰艦,滿載禁軍將士、粘杆處侍衛、東廠番子,一齊脫離船隊,朝君山島飛快而去。要在蕭承聖駕到達之前,將整座君山島徹底接管,確保安全。
隨著儀駕船隊朝洞庭湖深處駛入,湖面風光便越動人。
晚霞映入湖中,湖面波光粼粼。遠處的君山小巧靈動,諸多色彩或明或暗,或濃或淡,宛若風景秀麗的山水畫。
而就在這個時候,龍船之上,蕭承看向遠處的君山,忽然露出驚奇之色,不由“咦”了一聲。
便見不遠處的君山島之上,此時便有云氣逐漸凝聚,狀如峰巒,升騰直上,忽然又改變形狀,頃刻之間,千變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