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帥不知,徵北將軍麾下將校,自象州郡一路東進,攻城拔寨,惡戰無數,麾下八萬兵卒折損三成,糧草物資更因為後方道路崎嶇,而難以足額運抵。”
“武鑲將軍、曲靖侯,雖麾下戰力未損,但兩部加起來二十餘萬精銳兵馬,所需的糧草軍械,是天文數字,後勤壓力重大。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夏軍殘部,不斷襲擊輜重部隊,各部不勝其擾。”
說到這裡,徐庶看向楊大眼,沉聲道:
“大帥並不知兵之人,也應該知道,打固然是能夠繼續打下去的。但要付出的代價,便未免大了一些。贏了,陛下、朝廷不見得多歡喜。輸了,則必惹陛下厭惡……如今局勢,我大雲強而夏國弱,大帥又何必急於一時呢?”
攻取了江州郡這通衢之地在手,天下兩分,局勢已經徹底轉變。等到雲國徹底消化了這西南六郡與江州郡,夏國甚至在底蘊、國力之上,都無法再穩勝雲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此局面,當真就是優勢在雲,根本不必急於一時一刻。
聽到這裡,楊大眼微微一滯,斟酌片刻之後,方才有些洩氣地嘆了一聲,道:
“唉,咱自升龍府出兵以來,也只在雷州打過一場大仗。但那,也還是作為偏師,為水師策應而已。入邵陽郡之後,那更別說了,都是替狄青打的下手,我實在是不高興得很!”
徐庶聞言,卻是安慰道:
“此前聽聞升龍府有變,復黎軍逆黨殘部被一舉殲滅,安王也已自請入中慶城覲見。大帥有攻滅黎朝,鎮撫安國之功,之後更是總理安國田地改革。諸多功勞,已足夠大帥晉位四平將軍。加上雷州戰功,您升四鎮將軍,入主右軍都督府的可能性極大。”
“既然如此,大帥又何必繼續貪求戰功,憑白擔上風險?”
四徵,四鎮,四平,四安,將軍位由大到小。再往上,便是有名無實的大將軍號、太尉銜。
按照如今的雲國武將升遷制度,太尉、封號大將軍,需鎮守京中,以示尊榮。四徵、四鎮將軍,有資格擔任五軍都督府大都督。而四平、四安,只能任五軍都督府都督同知、都督僉事。
楊大眼之所以一心求取戰功,想必還是因為希望立下戰功,確保自己能夠入主右軍都督府。
而此時聽到徐庶之言,楊大眼有些遲疑地道:
“可能性再大,那要是有個萬一呢……”
徐庶顯然很清楚楊大眼的尿性,繼續道:
“我可自別處,為大帥尋些功勞!”
楊大眼聞言,頓時來了勁了,連忙道:
“好,快說說!”
徐庶聞言,心中再次斟酌一番,方才開口反問道:
“大帥覺得,中慶城距離這江州郡可遠?”
“自然,江州郡與京師相隔三千里,便是精通輕功的高階武者晝夜狂奔,也得兩三日的功夫呢!”
“江州城距離京師,便已經相隔三千里,更何況金陵城?陛下志在一統天下,中慶城卻偏居天南之地,作為我大雲國都,顯然不太合適。”
聽到這裡,楊大眼張了張嘴,有些不耐煩地道:
“啥意思?京師合不合適,和我有什麼關係……我的經歷大人,你就明說吧!這彎彎繞繞的,我聽不太懂!”
“陛下燭照萬里,做事縝密周到,所言所行皆有深意。此次突然起意巡遊江州郡,也必有陛下的深意……若是沒猜錯,想必陛下這次,就是為了選定新都城而來!”
說到這裡,楊大眼終於反應了過來,一拍大腿,道:
“咱要是替陛下找到合適設立新都的地方,自然也就立功了啊!”
徐庶點了點頭,笑道:
“對!這功勞不算小,最重要的是不難。而且就算選定的地方不合陛下心意,陛下也會讚賞大帥思慮深遠。”
楊大眼眼睛圓睜,一拍徐庶肩膀,哈哈大笑道:
“還好我有經歷啊!”
巨大的金色轉盤,浮現在只有蕭承能夠看到的視線之中。
伴隨著轉盤的轉動,各色光輝一一閃過。直到最後,耀眼的紫色光輝,充斥在蕭承的視線之中。
紫色光輝最終消散,化作了一張卡牌,緩緩地落到了蕭承的手中。
【紫色策卡,陪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