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帥齊默,親領兵馬巡視城牆之上。哪處城牆段雲軍攻勢兇猛,局勢危急,他便甘冒鋒矢,領親兵上前廝殺。雲軍攻城幾日,他便幾日未曾下過城牆,吃喝拉撒皆在這裡。
齊默心懷死志,一腔忠勇熱血,死守城池,固然值得世人讚歎。
但可惜,撤走大部兵馬的江州城,如今滿打滿算不過兩萬兵馬。為了給朝廷保留幾分元氣,這留下守城的兵馬,還多是地方郡兵。
雲軍二十餘萬大軍,惶惶大勢碾壓而來,縱然江州城城高池深,也難以抵擋。
大軍攻城七日之後,江州城外城被破。齊默身負重傷,卻依舊咬牙帶領殘餘兵馬退守內城,頑強抵抗。
攻城第十一日,夏軍士氣散盡,徹底潰敗,內城告破。
齊默身中箭矢十餘支,甚至已經難以起身作戰,卻依舊帶領著身邊親兵,退守西南招討司衙門。苦守半日之後,齊默自覺大勢已去,趁夜散去親兵部眾,引火自焚。
是夜,西南招討司火光沖天。
江州城,破!
雲國中慶城,皇宮,宣政殿之中。
百官齊聚,蕭承身著帝袍冕冠,升殿大朝會。
近侍馮保手持聖旨上前一步,朗聲宣讀道:
“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大雲皇帝詔曰:
非賢罔乂,得士則昌,聿求經濟之才,爰授弼諧之任。今科進士者,智崇而慮遠,器博而用通,包深厚之訓辭,蹈高明之善學。
賜進士出身,賜進士服,入各部觀政六月,方實授朝中官職。爾其罄乃一心,熙予庶績,君臣相正,勿忘獻納之規。
欽此!”
殿中,一眾身穿大紅袍的新科進士,當即俯身跪倒在地,齊聲恭賀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因為科舉舞弊案,今朝科舉足足推遲了三個月。地方官學加急推免,使得這場科舉,終於趕在了年末出了殿試結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龍椅之上,蕭承十二旒冕冠遮住面孔,讓人看不清他的神情。
但從他微微上翹的嘴角,卻是能夠看出,此時的蕭承心情極為愉悅。
只有蕭承能夠看到的金手指面板之上,此時正顯示著一眾新科士子的屬性。
兩年多的時間,雲國朝堂之中科舉進士出身的官員前程如何,天下人有目共睹,已得百家士子之信任。
雖然今年冒出了科舉舞弊案,但終究被朝廷察覺阻止,也算得上無傷大雅。
是以今朝科舉進士,不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比前兩年科舉的結果高上許多。新科進士諸多屬性,平均值皆在七十左右。
要知道,在當初蕭承掌權,雲國朝廷經歷了數輪清洗之後,滿殿文武百官屬性過七十的,也不過雙手之數。
而更讓蕭承高興的,是此時的金手指面板之上,還有兩個名字,顯現出異樣光彩,奪目顯眼異常!
【辛棄疾,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
出生時山東已為金人所佔,青年時參與耿京起義,領五十騎於大軍之中,擒殺叛徒張安國。後迴歸南宋,獻《美芹十論》《九議》等,條陳戰守之策。因朝中主和派當權,屢遭劾奏,數次起落,最終退隱山居,抱憾病逝。
武力92,文學97,智慧90,道德93,年齡21,統御86,政治72,魅力89,忠誠100,野心25】
【陳慶之,南朝梁名將,出身寒門,少為梁武帝蕭衍隨從,常與梁帝徹夜對弈,深受信任。
其善待士卒,頗富膽略,擅於把握戰機。初領軍臨戰,便率部擊敗北魏兵馬。公元528年,陳慶之率七千白袍兵伐北魏,經歷四十七戰,平定三十二城,所向無敵,最終攻克了北魏都城洛陽。
武力30,文學70,智慧92,道德80,年齡19,統御89,政治75,魅力80,忠誠100,野心37】
------題外話------
嗯,陳慶之的戰績還是有點爭議的,但看其戰績也絕對稱得上名將。
其實以前遇到這種人物的屬性問題,我都是直接推到遊戲設定上,與作者無關。但奈何,我竟然沒在遊戲裡找到陳慶之……
所以,只能一切以我文中設定為主了!
喜歡太宗皇帝成長計劃請大家收藏:()太宗皇帝成長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