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此時多吉的倒黴模樣,除了一些往日與他臭味相投的吐蕃權貴面無表情之外,殿中其餘人,都已經開始露出了幸災樂禍的神情。
跪倒在地的多吉,聽到耳邊傳來的嘲弄之聲,臉上頓時漲紅。此時的他,心中不由暗恨,牙齒緊咬,已然在心中詛咒起這些人了。
多吉低著頭,死死咬著牙,悲憤道:
“贊普,那些該死的雲國人,襲擊了我的領地,屠殺了我的兵馬。多吉有龍神的保佑,方才能夠逃了回來。贊普,你是多吉的君王,是吐蕃的君王,多吉受了委屈,還希望贊普能夠為多吉,向該死的雲國人,討回公道!”
此言一出,殿中的笑聲突然變大。便彷佛聽到了什麼笑話一般,吐蕃權貴們齊齊笑出聲來,整個大殿之中,充斥著快活的氣息。
每個人看向多吉的眼神之中,都透著一股子嘲弄輕蔑,似乎一點也不怕得罪他,根本不擔心多吉日後的報復。
跪倒在地的多吉,心中突然一突,下意識地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
事關吐蕃國的尊嚴,聽到雲國進犯,殿上的這麼多吐蕃貴族大臣,為何沒有一個人表現出憤慨?
想到這裡,多吉微微抬頭,朝與自己相熟的幾名吐蕃權貴看去。
卻見這些往日與多吉往來頻繁的權貴們,此時或是神色漠然,或是眼神移開,沒有一個人回應多吉的眼神。
一瞬間,多吉心中一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高坐王位之上的棄聶岐,此時帶著一絲厭惡地看了多吉一眼,冷聲道:
“金川、銀恩、崇德三縣,什麼時候成為了你朗氏的地盤?”
冷冽的聲音,頓時讓多吉童孔一縮,後背發涼。
其實多吉出兵,是因為窺覬三縣之地的富庶,還有被夏國人送來的金銀打動。但這些,卻也都不是最為主要的原因!
當初面見他的那個夏國人,說要以大義,威逼棄聶岐出兵。
他並不太懂什麼叫做“大義”,但卻也能夠明白,用雲國進犯吐蕃領土的名義,的確能夠挑動國內權貴們的憤慨,逼著棄聶岐與雲國對峙。
棄聶岐又要維持國內統治,又要對峙雲國,必然不可能派遣太多自己的親信兵馬前往邊境,所以就必然要加強邊境部族的實力。
而朗氏,便是吐蕃國中,少有的直接與雲國接壤的部族。
這才是他多吉,為何答應夏國出兵,得罪雲國的原因!
只是他也沒有想到,雲國兵馬竟然這般驍勇善戰,自己精心訓練的千餘親兵,竟然一戰覆沒。數萬徵調而來的雜兵,也徹底潰散,讓他一戰元氣大傷。
心中暗恨夏國陰險、雲國以強欺弱的他,為了報復,只能咬著牙,繼續按照夏國的謀劃,前來邏些城向棄聶岐告狀,以圖將整個吐蕃王朝拉進與雲國的對峙。
原本按照計劃,他是應該隱瞞自己先攻佔三縣之地的情況,然後用雲國領兵進犯朗氏領地的藉口,讓本就對棄聶岐不滿的國內權貴借題發揮,逼著棄聶岐對峙雲國。
但現在要命的是,不知為何,自己先出兵攻佔三縣的訊息,竟然傳回了邏些城。
雲國進犯吐蕃疆土與多吉咎由自取,在吐蕃國中的輿論,可是天壤之別啊!
多吉嚥了咽口水,只能強辯道:
“回、回贊普,三縣之地,是夏國人主動送給我的……我代贊普您收下,本想要快馬回稟您這個好訊息,卻不想雲國突然進犯,多吉無力替您守衛疆土,請贊普恕罪!”
棄聶岐聞言,忽然眉頭一動,旋即露出暴怒之色,道:
“滿嘴謊言之人,必然遭到龍神的懲罰!夏國與我吐蕃不經常往來,相互之間並無情誼,這麼可能輕易地便將三縣之地送給我吐蕃?”
愛好
多吉此時聞言,連忙接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