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遵旨!”
一旁的老太監四喜,連忙應道。然後上前來到岐王身邊,躬身一禮,雙手舉起一份名單,奉到他的面前,道:
“一應逆黨名單,繡衣使已整理完畢,請殿下過目!”
岐王下意識地接過名單,掃過一眼,心中便忍不住一跳,驚呼道:
“父皇?”
名單之上,盡是朝中大員。若是真按照名單捉捕,只怕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朝堂大地震啊!
老夏皇此時似乎是有些吃力,瞞珊著坐回了龍椅之上,歇息了一會兒,方才繼續道:
“若不如此清理,朝中黨爭如何結束?”
“朕可以幫你處理好你的那些兄弟,但這些百家出身,一心黨爭的朝中官員,若非是你親自動手鏟除的,朕死後,必然會再起波瀾的。去用血淋淋的殺戮,告訴世人,你岐王滿心厭惡這些,整天只知勾心鬥角,琢磨黨爭的人!”
岐王聞言,想到自己此前在京城之中協理政務之時遇到的那些蠅頭苟利的腌臢事,又想起自己西南招討司衙門之中,百家弟子齊心協理,共克時艱的事情,心中頓時有所觸動。
只見他雙眼之中堅定決然之色一閃而過,當即俯身跪倒,朗聲喝道:
“兒臣,遵旨!”
嗜殺,敢殺,雖然對皇帝的名聲來說並不好聽。但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卻也並非一定不是一件好事!
此時的晉王,定定地看著俯身接旨的岐王,心中忽然閃過一絲念頭。
若是換成自己,自己會選擇接下這道聖旨嗎?
或許,不會吧……
朝中黨爭的根源,其實是為百家理念之爭。若是想要徹底清理黨爭,便要清洗朝中百家出身的官員。
清洗掉近乎佔據朝中八成的文武官員,晉王只要一想,便是一陣心慌,根本不可能接下這道聖旨。
此時的夏皇,稍稍歇息了一會兒,再次看向有些失魂落魄的晉王,眼中閃過一絲微不可查的不忍之色。
沉默一會兒之後,夏皇沉聲道:
“將你手中,有關雲國暗探的所有訊息交出來,你晉王府上下,朕可以不殺!”
繡衣使如今,也已經開始徹查金陵城中的雲國暗探,說不得晉王知道的,還不如夏皇呢。
這個時候說這些,無非就是夏皇心中尚念著那麼一絲父子恩情,想要找個藉口,給晉王留個血脈而已。
晉王聞言,悽然一笑,變坐為跪,俯身一禮,顫聲道:
“多謝陛下!”
不自稱兒臣,不口稱父皇,顯然便是依舊對夏皇用自己佈局,眼睜睜看著自己步入死境的絕情而心有恨意。
但為了王府上下,此時的晉王,卻不得不俯首叩拜。
憤恨、不甘、慶幸、歡喜,箇中複雜情緒,實在難以言表。
片刻之後,謹身殿中,便有繡衣使快步跑出,口中高喊道:
“和尚,那個和尚死不得!”
此時,正在打掃戰場的一眾禁衛軍聞言,手下頓時一愣。
什麼叫,和尚死不得?
繡衣使快步跑來,看著一眾禁衛軍,當即喝道:
“和尚,剛剛晉王黨羽之中的那個和尚呢?快找,那人是雲國密探,陛下有令,暫時死不得!”
一眾禁衛軍聞言,環顧著滿地的死屍,眼角頓時一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