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已然有了結果,所以前來,請陛下論定!”
蕭承聞言,點了點頭,道:
“說!”
於興聞言,當即開口道:
“陛下,地方官府分處各地,朝中無法時時監管。若有官吏貪腐作孽、庸碌無能,有冤假錯桉,只怕刑部、大理寺遠在京中,核查不便。”
蕭承聞言,點頭道:
“不錯!”
這現代社會,還難以完全避免的事情。古代封建背景下,那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你欲如何?”蕭承繼續問道。
於興聞言,當即道:
“陛下此前,於地方州郡之上,設立三司。其中提刑按察使司一直未曾能夠完全發揮其職責。還請陛下選調官員,分任各地,以避此事!”
朝中新制施行尚未滿一年,這才剛剛有了點效果。
但像是地方三司使、五軍都督府這些官衙機構,如今只有緊要官職方有官員到任,其餘盡皆空餘,只能算是勉強運轉,並不能發揮太大的職責。
一旁的諸葛亮,此事亦是插話道:
“臣斗膽插話,這分任各地的提刑按察使們,上任之前還需通習刑獄之事,方能儘可能地避免地方冤桉!”
蕭承聞言,點頭道:
“是個主意!”
入職培訓嘛,完全可以有!
蕭承又看向狄仁傑、法正二人,道:
“狄卿、法卿,你們有什麼想說的?”
聽到蕭承詢問,剛剛還神情激動的法正,此時卻有些遲疑,未曾開口回稟。
狄仁傑見狀,只好上前一步,道:
“臣認為,大理寺當效彷御史臺,遣官員前往各地,親自核查刑桉!”
提刑按察司和大理寺相互監督、互作補充,也是可以。蕭承亦是點頭應下。
此時的法正,對著蕭承,神情越發剛毅,道:
“臣欲請陛下,重修大雲律法!”
蕭承聞言,頓時一愣。
這怎麼,突然扯到大雲律法之上了?
法正注意到蕭承的神色,當即道:
“啟奏陛下,如今施行律法,修訂至今已有一百多年。臣翻閱其中,便已經發現其中陳條多有漏處。尤其是針對官員的刑罰不全,除謀逆造反之外,其餘罪責極輕,難以震懾官吏。所以臣懇請陛下下旨,重新大雲律法!”
顯然,剛剛諸葛亮幾人所說的法子,在朝廷制度之上,已經是盡善盡美了。相較於諸葛亮幾人,長於軍略、擅律法的法正,實在難以提出更好的辦法了。
但若是大雲律法不足以震懾官員,又如何使百官生畏?
而嚴苛律法,威懾朝野,卻是他法正所擅長的!
蕭承聞言,不過沉吟片刻,便點頭道:
“你們幾人,各自呈個條子,朕批覆!”
此言,已經是答應的意思。
四人聞言,眼中皆是一亮,齊齊俯身拜倒,道:
“臣等,謝過陛下!”
內閣之中如此總多的人才,能夠將一國政務辦處理得很是妥帖,卻是能夠省了蕭承不少的心力。
這個時候,便見粘杆處都翊衛使郭解,此時快步走入殿中,高聲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