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國,德江郡。
緊閉半月有餘的容州城,此時忽然四門大開。
無數夏軍兵馬,此時分作四隊,如同潮水一般,同時湧了出來,朝堵在城門前的關寧鐵騎殺去。
喊殺之聲,於四面同時響起。乍一聽,似乎有些嚇人。
但只要細細傾聽一番,便會發覺,這夏軍的喊殺之聲略顯雜亂無序,哪裡還有當初西南邊軍的精銳模樣?
容州城四門,分別被幾百關寧鐵騎,堵了整整半個月。
在這半個月中,萬餘雲軍散於德江郡之中。趁著各處城池空虛,一路攻城略地。
如今在德江郡中,或者說是在整個西南六郡之中,夏國統治本就不太穩固,反倒是雲國,因為出手救濟百姓,而威望更高。
雲軍來襲,各處城池不但不抵抗,甚至還主動開城迎雲軍。不過半個月的功夫,整個德江郡便已然大半落於雲軍手中。
容州城城牆堅固,更有十數萬大軍屯守。便是夏軍士氣不高,關寧鐵騎威懾力強大、伍子胥軍略高超,但只憑兩萬不到的兵馬,也絕對不可能攻下來。
可若是後路糧道斷絕,物資補給遲遲不到,那局勢可就不同了!
容州城中這十幾萬大軍,沒了物資補給,此前又被關寧鐵騎堵著城門口爆殺,怎麼也衝不出去,早就到了崩潰邊緣了。如今這看似規模浩蕩,聲勢震人的攻勢,不過是夏軍在糧草全無,後路斷絕的情況下,一場臨死反撲而已!
雲軍營帳之中,伍子胥登高望遠,看著不遠處容州城齊齊衝出的十幾萬大軍,嘴角忍不住一彎,喝令:
“傳令,先是後撤!”
此言一出,伍子胥身邊的眾將,頓時按奈不住,上前抱拳道:
“伍大人,為何撤軍?關寧鐵騎悍勇無比,堵在城門之前,夏軍便是再多兵馬,又能如何?”
城門這東西,是為了在敵軍攻城之時,只能自這小小的城門之中魚貫而入,讓敵軍兵力無法展開。
但在伍子胥有心將十幾萬大軍堵在城中的時候,這城門反倒是成了雲軍的助力!
有氣運異象相助的關寧鐵騎,本就威懾力十足。再堵住城門,便是夏軍十幾萬大軍,也只能一點一點地衝殺上來,然後死在關寧鐵騎的長槍、馬蹄之下。
半個月來,伍子胥手下將領順風順水慣了,仗著關寧鐵騎之兇悍,已然絲毫不將十幾萬精銳夏軍放在眼中了,只一心想要將他們困死在城中。
而此時的伍子胥,卻是當即眉頭一皺,厲聲喝道:
“軍令如山,豈容爾等多言!”
一眾將領聞言,當即心中一凜,不敢再多言,連忙抱拳聽令,鳴金後撤。
堵在四門之處的關寧鐵騎,聽到軍中鳴金之聲,蔑視地看了眼前衝殺出來夏軍,馭馬緩緩後撤,讓開道路。
見關寧鐵騎後撤,親自領一隊人馬自北城門撤出的夏軍主將廖固頓時大喜,長劍一指,喝道:
“此城門前雲軍不過數百,此時後撤,當乘勝追擊!全軍,殺!”
一聲令下,手下士卒,卻是充耳不聞,自關寧鐵騎散開的縫隙之中逃開。便有下意識聽從他將令的幾部將士,剛準備衝殺過去,還沒幾步呢,便頓時被一眾散亂的同僚衝開,再無陣型可言。
半個月來,不過三千之眾的關寧鐵騎,還四散堵在城門之處,就徹底堵死了夏軍的退路。任由夏軍如何組織精銳悍勇之士,都無法衝開這數百重騎堵住的城門,很多時候甚至還差點被反推到了城中。
如此局勢之下,一眾夏軍早已軍心渙散,再無鬥志。
此時見雲軍後撤,夏軍將士的滿腦子之中,也就只有快快逃離戰場的念頭。任由主將廖固如何把呼喊,也無法喝令一眾部下。
廖固親自帶領的東城門兵馬尚且如此,其餘城門處的夏軍,那更是不用說了。
此時局勢,軍心紊亂,混亂之下,部眾四散,已成潰軍之像。
遠處的伍子胥見狀,冷笑一聲,當即拔出腰間長劍,道:
“傳令,全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