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國,中慶城,皇宮,養心殿中。
內閣辦公的養心前殿,此時已然被收拾了出來。地面之上,已然擺上了偌大的沙盤。
其上,山川河流, 城池營寨皆是栩栩如生。雲國建昌府、石城郡、邕州四州等,以及夏國西南六郡,盡在其上。
軍旗遍插,展示兩國大軍佈置,各方局勢一目瞭然。甚至連夏國糧草、兵械堆積之處,也詳細無比。
若是有夏國之人此時看到眼前這沙盤, 只怕是要心驚不已,不解於雲國為何能夠收穫如此詳細機密的情報!
此時的養心前殿之中, 眾朝臣齊齊聚集。
戶部、兵部各司, 朝中軍中高階將領,五軍都督府在京主官,此時盡在殿中。
蕭承身穿湛青色龍袍常服,坐在上首龍椅之上,任由下方朝臣將領爭論不斷,自己僅僅是專心批閱著奏摺。
待到眾臣總算爭論出了個結果,當今朝中地位最高,五軍大都督,領太尉銜,老將軍陶艾當即上前一步,奏對道:
“陛下!”
蕭承聞言,當即放下手中的奏摺,抬頭道:
“如何?眾卿這是商議出了什麼?”
老太尉陶艾當即道:
“陛下,如今黎朝水師動向已然明瞭。這是想要封鎖邕江,拿下石城郡,隔絕邕州四州與我大雲之間的聯絡,從而佔據邕州四州, 圍剿我邕州大營一十六萬精銳邊軍!幸而陛下明鑑, 已然提前令平蠻將軍楊大眼沿途全力阻攔,致使黎朝水師如今尚未進入邕江。如今算來,左軍都督府伍子胥,也已然坐鎮石城郡防務,不必擔憂為黎朝水師偷襲依一舉而下。”
說到這裡,陶艾頓了頓,接著道:
“但若是東廠、尚輿備事處情報未曾出錯的話,夏國西南邊軍已然入駐容州,兵鋒直指石城郡。黎朝水師也有突破邕江,兩面夾擊之勢。為保萬無一失,請陛下即刻調集京郊大營兵馬,速速前往石城郡協防。令派建昌府程將軍,即刻出兵江陽郡,以迫得西南邊軍回軍防備!”
一旁的兵部官員,亦是拱手上前,稟道:
“啟奏陛下,如今兵部各庫充盈,兵器、甲冑俱全,唯有糧草不齊。所幸已是秋收, 請陛下下旨,准許大軍就地徵收糧草,以備軍需!”
此前國中數年存糧,早已因為建昌府瘟疫,以及售賣給岐王換取金銀而所剩無幾。但如今時節,已是秋收,糧草對於雲國來說,是最不缺的東西了。
一旁朝中的高階將領,此時亦是各自出列,紛紛高聲道:
“臣願領兵坐鎮石城郡,請陛下應允!”
“臣也願意!”
“請陛下應允!”
朝中眾將,有人是想要憑藉此次戰事,建功立業。有人是因為夏、黎兩國撕毀和約,冒然犯境而心生憤慨。
此時面對兩國聯手進犯,儘管局勢與當初蕭承初掌朝堂之時相差不多,但卻並無一人覺得,這雲國江山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際,而為此心生慌亂、異心。
只因為當初蕭承於危難之間,御駕親征擊敗兩國,挽社稷於將傾,使得眾臣心中早已將這龍椅之上坐著的他,當做了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安全感爆棚了好不好。
如今的局勢,朝中政局穩定,毫無動盪。國內安定、民心盡附。軍中各部,上下一心,難道還比當初那個時候難嗎?
而此時的蕭承,亦是如同眾朝臣所期待的那般,從容不迫,毫無擔憂之色。
開玩笑!只說諸葛亮、徐庶、伍子胥這三人,就絕對能夠保證整個東南局勢萬無一失。
除此之外,還有音家蒐集送來的,夏國西南軍事情報相助,就是雲國朝堂現在啥都不幹,也不會有什麼大事。
所以蕭承如今心中牽掛的,只是這東南能夠打成什麼樣子,吞下多大的戰果。
看著群情激奮的殿中眾朝臣,蕭承極為澹然地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