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傳聞?”
徐庶壓低了聲音,故作神秘道:
“朝野之間流傳,當今陛下手中,有著一支暗探,潛伏天下各地,也不刺探情報,只專司為皇帝收攏各國人才情報,供陛下徵辟。如今朝中不少年輕有能力的大臣,也未曾經科舉,便被髮掘任用了。”
諸葛亮眉頭一皺,道:
“還有這樣的暗探機構嘛……只是你我二人剛剛學有所成,這一兩個月來在秀山郡方才有些名聲,就能夠傳到當今陛下的耳中?”
“當朝禮部、吏部尚書,兩位張大人,據說是前腳剛到中慶城,後腳就被授予了官職……這江湖朝堂偌大,暗中隱藏的人手勢力,誰又能夠說得準?大雲皇室此前蟄伏數十年,暗中組建這麼一支隊伍,為重奪大權做準備,倒也是不稀奇!”徐庶道。
諸葛亮沉默片刻,緩緩點了點頭,不再多言。
徐庶停頓了一會兒,又接著正色道:
“對了,國中僅有的一支內河水師,剛剛已經奉命前來。”
說到這裡,他微微一嘆,道:
“只是這國中水師,此前一直不受重視,最大的船隻,也不過剛過五百料。你我都是親眼見過黎朝水師的人,知道這其中有多大的差距!若非你我盡力勸阻,只怕以楊將軍的秉性,就直接要將戰船沉於江中,以阻塞水道了。”
而就二人此前所見,黎朝水師之中,兩叄千料的大船,粗略一數便有十數艘。不過五百料的戰船,在黎朝那邊只能夠充作周遭的護船,雙方差距,是讓人生不出抵抗的心思的!
雲國此前,乃是內陸國家,水師自然不受重視。也就近些年來,朝堂方才稍稍上心一些,但又如何能夠短時間之內,便和依水師立國的黎朝相提並論?
諸葛亮倒是沒有這般喪氣,沉聲道:
“暗石暗礁,未能阻止黎朝水師的步伐,便是戰船盡數沉江,又能阻攔多長時間?再說了,沒了水師,那才是失去了進攻、牽制的手段……到底是在南盤江上,而並非是那無垠的海疆一樣無法提防。黎朝水師,也不過打了咱們一個措手不及罷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此前紅河江水曲折激盪,難有通行,任誰都沒有想到,黎朝水師會有辦法殺來。若是早有防備,林立水寨防備,黎朝又如何能夠突襲到這裡?
諸葛亮沉聲繼續道:
“沿途大軍,調集長弓重弩,已經盡力在拖延黎朝水師進度。當務之急,於江口之處以鐵索封鎖江面。多修水寨,等待時機!”
說到這裡,諸葛亮扭頭看向遠處。
工匠尚未到來,但徵調而來的民夫已經聚集,開始搬運起祈臺所需的各種物料。
徐庶順著視線望去,看到那準備修建祈風臺的地方,忍不住問道:
“看你命人準備的那些物資,還有向百姓的問話,我能猜出你打算用火攻。所謂祈風臺,應當就是你想要藉此佈下陣法,從而藉助天地之力,以火攻之策一戰而定。我只是不懂,這種事情,有必要要上奏陛下嗎?”
楊大眼此前見識過諸葛亮的手段,對於二人稱得上尊重信任。修建一個小小的祈臺,隨便讓楊大眼抽調一些人手都能夠修建,根本不需要上奏蕭承,請旨修建。
諸葛亮聽到徐庶的詢問,羽扇一頓,搖頭道:
“黎朝大軍來襲,君王黎衛寧親自坐鎮,這是在以國運為賭,所凝聚的大軍異象,能辟易諸邪,又豈是尋常?我若是直接佈陣,便是喚來了東風,也奈何不了有異象鎮壓的黎朝水師!”
說到這裡,諸葛亮神情一沉,正色道:
“也唯有當今陛下下旨,讓我能於冥冥之中呼叫大雲國運之力相助,鎮壓黎朝氣運異象,方能徹底擊敗這黎朝水師!”
聽到諸葛亮所言,徐庶有些沉默。
許久之後,方才沉聲道:
“我知道了……我此前已經有所交代,協助楊將軍排程諸路兵馬,全力阻擋黎朝水師前來。之後,我也會趕去前線,再行佈置!”
諸葛亮聞言,嘴角一彎,輕笑道:
“也是有元直在,我才如此放心。”
喜歡太宗皇帝成長計劃請大家收藏:()太宗皇帝成長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