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國,金陵城。
為首的宮中太監,右手之上高高舉起那明黃色的聖旨,在一眾身穿彩繡錦衣的繡衣使護衛之下,與街上縱馬而過。百餘宮中近衛,緊隨其後。
街道兩旁的百姓一見此,便知是宮中天使前來傳旨, 倉促之間讓開道路,生怕阻了道路。
馬蹄翻飛,宮中天使疾馳而過,百姓不由得議論起來。
“呀,繡衣使!這又是哪位大人失勢了,要去抄家?”
朝中鬥爭向來激烈, 金陵城百姓最常見到的,就是又不知哪位朝中大臣黨爭失勢, 被下旨革職查辦, 繡衣使們浩浩蕩蕩地前去抄家問罪。
這個時候,不知又是哪位,在人群之中開口道:
“不對啊,前面那地方,不就是十王街嗎,哪有大人住在那邊的啊!”
一句話,讓百姓議論之聲,頓時一靜。
一眾人大張旗鼓而且的方向,民間俗稱“十王街”,夏國開國太祖的十子,王府皆修建在此處。往後歷代未曾出封的親王,都安置在此處, 成了安置皇室子弟的地方。
六百多年傳承下來,十王街那邊, 早就不止一條街了,那邊的王府,也不知十座了!
這些年來, 隨著奪嫡之爭越發放在明面紙上, 大夏朝中的爭鬥變得尤為激烈。但從未有過什麼時候,波及到諸皇子的啊!
“嗨,這倒是稀奇了!”
“是啊,幾年前的變法之爭,鬧得那麼兇,也沒有扯到這些親王身上的啊!”
“你們說,是不是太子的位置,定下了?說起來,咱們陛下今年,是不是也七十多了啊……”
人群之中,不知誰信口來了這麼一句。
剛剛還在議論的百姓,饒是心再大,也頓時發覺了情況的不對勁。
幾年之前,儒、法兩家,以變法之名相互爭鬥。。當時朝中,有心儲位的皇子們各顯神通,以此攻訐對手,引得朝中文武百官盡數下場站隊。
鬧到最後,朝中大員,近三成被革職查辦,朝局動盪無比。
但就算鬧得如此之大,事後夏皇清算之時,諸位皇子,也是安然無恙。
眾人面面相覷,對視一眼,當即知道有大事即將發生。
有人嚥了咽口水,開口打起了圓場,道:
“哈哈哈,瞎說什麼,不過就是傳個聖旨。說不得啊,是哪位王爺辦差好,受嘉獎呢!”
這就是鬼扯了!哪有傳旨嘉獎的,身後跟著一大堆繡衣使的?這擺明了,就是抄家的節奏啊!
不過此時的眾人,也不敢再扯下去。真以為,繡衣使們是吃素的?議論朝政、皇室,這不要命嗎!
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政鍵”百姓們,當即配合著打了個哈哈。
“就是就是!”
“胡扯什麼呢!”
說完,眾人一鬨而散,各自趕忙離去,生怕被趕來的繡衣使攔住。
而另外一邊,宮中太監手捧聖旨,領著大隊人馬,徑直來到十王街之上,翻身下來,快步走到一座王府門前。
朱漆大門之前的衛士,見這太監領著人就要闖進去,當即上前攔住。
便看那太監鼻子哼了一聲,微微昂頭,冷聲道:
“聖旨到,請晉王殿下接旨!”
太監頭頂之上的牌匾之上,“晉王府”三個大字明晃晃地掛在門上。
幾名衛士在晉王府門前當差多年,也不是第一次遇到傳旨的。
但這位晉王,向來長袖善舞,為人謹慎,經手的差事從來都極為妥帖,前來傳旨的幾乎都是嘉獎。來的太監,一個個的諂媚無比,可從沒有這般態度的。
有腦子活的,心頭頓時感到一陣不妙,連忙道:
“請公公稍等,我等著這就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