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鹿門書院之中,大部分學子已然離開,僅僅剩下百餘名學子,正散佈在書院的屋舍之中,按照科舉之制,分別考試。
蕭承領著一眾親信大臣,在司馬徽、龐德公等人的帶領之下,悄然路過。
這一場考試, 其實就是照搬了去年朝廷施行的科舉制度,並沒有什麼需要看的。
在司馬徽的帶領之下,眾人走馬觀花了一圈,便徑直來到了他日常所在,處理學院事務的屋舍之中。
將蕭承請到主位之上,眾人紛紛落座, 奉上了茶水。
這個時候,蕭承看著屋中的眾人,輕笑一聲,開口道:
“鹿門書院人才濟濟,今年科舉複試,只給了三十個名額,是不是有些少了?”
這個名額,原本並不算少。
但只是這一年多來的發展,鹿門書院的學子早已不是那麼大貓小貓兩三隻的模樣了。今日親眼看到書院學子散課,只怕粗略估計已有上千學子。
這樣一看,三十個名額倒是不太多的樣子。
司馬徽聞言,連忙回道:
“雖不知今年科舉如何,但只從去年看,三十個名額卻是已經不少了!”
去年的科舉複試名額不過千人, 除卻稷下學宮這次選出來的百家學子,還能夠拿出三十個名額給到鹿門書院這邊, 已經是不少了。
說到這裡,一旁的龐德公微微遲疑一陣, 方才開口道:
“敢問陛、咳咳咳,敢問段公子,不知今上頒佈此等聖旨,准許我學院學子免除初試,是何用意啊?”
屋中的一眾人,哪怕是這些鹿門書院的先生,其實對蕭承的身份也有些瞭然。所以此時,一個個只當沒有聽到龐德公的一時口誤。
蕭承倒是還沒有回答,一旁任職禮部尚書,如今專司負責科舉之事的張昭,卻是開口道:
“也不瞞龐先生,當今陛下與朝中之所以下了這麼一道聖旨,的確是有用意的。”
“科舉之制,不以出身,只以能力品性選任官吏,使得一眾有才學的寒門弟子不遺落荒野。此乃是當今陛下開創的,利在千古的仁政。只是此政事關朝中官員選調之事,乃是一國根本。又是初創,翻閱古今史記,也並無借鑑。其中種種,皆需當今朝廷一一摸索。”
說到這裡,張昭微微頓了頓,旋即繼續道:
“去年科舉,正是初創,其餘倒是不曾頭疼。唯有初試篩選士子,著實是耗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這才有今年准許鹿門書院、稷下學宮弟子推免初試之政!”
聽聞此言,一眾鹿門書院的先生這才露出恍然之色。
司馬徽、龐德公此前雖然早有猜測,但此時心中猜測得到了確認,亦是瞭然地點了點頭。
沉默片刻之後,司馬徽卻是繼續開口道:
“今上和朝廷的意思,是讓我鹿門書院,負擔起科舉初試之責?”
說到這裡,他有很快地搖了搖頭,道:
“想來不是,我鹿門書院如今雖然有所發展,但可無力承擔篩選士子的職責……今上的意思,是以我鹿門書院試驗一番?”
蕭承點了點頭,道:
“的確是有此意!萬事萬物,實踐方能得到真知。一國之政,絕不是一拍腦袋便能夠實施的,所以正式頒佈之前,總要見一見成效的。”
而就在這個時候,便聽到一道聲音忽然響起,道:
“今上的意思,是想要減輕朝中負擔,讓書院承擔篩選參加科舉士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