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承見狀,站起身走到程不識身前,親手將他扶起,露出笑容,道:
“程卿怎麼提早回來了?”
程不識聞言,面帶恭敬,躬身道:
“既是回京覆命,豈敢讓陛下久等?”
說到這裡,程不識再次跪倒在地,當即自懷中取出虎符,高舉過頭頂,對著蕭承朗聲道:
“啟奏陛下,臣奉聖命,執掌大軍,抵禦夏國入侵。全賴陛下聖明,軍中兵將上下一心,盡數收復北境。而今兩國戰事已定,臣自當交卸軍職,奉還虎符。還請陛下,另派心腹大將,接管北境大軍!”
蕭承聞言,眉頭一動。
雖然以程不識的性子,回來向蕭承交還虎符,那是一定的事情。但這如今剛剛回來,二話不說便直接要卸下軍中職務,想來還是因為擔心自己和岐王見面之事傳到蕭承耳中,所以提前表忠心的舉動。
蕭承輕笑一聲,伸出手來,卻是沒有接過虎符,反而是手腕一抬,在程不識的肩膀之上輕拍兩下,以示親厚,然後再次將他扶起,開口道:
“戰事雖定,但如今天下局勢已變,北疆也需人拱衛,交到你手上,朕才放心!”
雲國北境邊疆,有山川地利之險。昔日雲國太祖皇帝,便是再次修建堅城,抵禦夏軍,牢牢守住了天南之地。
但此前,岐王卻趁著北境諸郡疏忽大意,一夜之間便襲破了建昌府,然後席捲整個北境,險些讓雲國有覆滅之難。
這件事,顯然就讓蕭承留了個心眼。
雲、夏兩國,必有一戰。
而云國那偌大的北境,諸郡兵力、物資,若無大將統一排程,縱使山川再險,也不敢說是萬無一失。
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人留在北境,主持軍務!
程不識論統御,比不過狄青、伍子胥。論武力,也比不上楊大眼。但他性子謹慎,行軍打仗,章法嚴謹,從不弄險求勝。
北境那略微險要的山川地形,最是適合他的發揮。今後由他佈防北疆,哪怕之後兩國大戰,也足以確保萬無一失!
程不識聞言,還想要說些什麼。
蕭承卻是擺了擺手,笑著道:
“不用多想,朕對你很放心!”
說到這裡,蕭承頓了頓,接著道:
“岐王之事,不用理會。若是隻因見了一面,交談了幾句,朕便要棄你這個帥才不用,那岐王知道了,只怕當即就要回中慶城,一個一個地拉著朕的文臣武將們攀談了。”
聽到蕭承所言,程不識心中微微一顫,下意識地朝站在一旁,低眉順眼的馮保看去。
早就聽聞東緝事廠的番子無孔不入,卻不想當真如此厲害。
與和岐王見面之後,程不識已經是馬不停蹄地趕回京城,想要用態度表明自己的忠誠,卻沒想到,當今陛下竟然也已經得到了訊息……
蕭承見程不識依舊有些不安,眼睛一動,沉聲道:
“你身邊,就有東廠的番子!”
程不識聞言,瞳孔微微一縮,連忙低下頭去。
蕭承繼續沉聲道:
“在你身邊安排人,並非是說朕之前就懷疑你、不信任你。而是朕知道,你性格謹慎。有些事情,縱使是空穴來風,並無實據之事,你也必然會浪費時間、精力去解釋澄清,以防朕的猜忌!而在這個時候,東廠番子的一句話,則更為有用。”
程不識聞言,微微抬頭,眼睛微微發亮。
“朕信任於你,將北境全權交託於你手,所以之後再不管有什麼傳聞、謠言,你都可以不必去理會,自有人為你解釋清楚!”
程不識身形挺直,疲倦的臉上盡顯振奮之色。
“謝陛下!”
無人能夠看到的視線之中,金手指面板之上,數行字型突然顯現出來。
【程不識,親密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