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處早就猜到岐王會斷然拒絕,所以根本沒有一絲意外。
他抬起頭來,眼神幽幽地看向岐王,似有深意地道:
“殿下,走上這條路,要學會權衡取捨!”
岐王有些煩躁地道:
“本王何曾想走上這條路?若不是……”
話說到一半,岐王忽然心中一動。
權衡取捨?
沉思片刻,岐王突然話鋒一轉,道:
“本王便以商議正式和談之事,前去面見雲皇。”
馮處聞言,頓時一愣。
皇宮,養心殿中。
“陛下,此中奏摺,已然處置完畢。其上也都已經附上相應的處置方式,請陛下過目!”一名身穿著綠色官袍的中年官吏,站在蕭承身邊,沉聲道。
蕭承一一翻開這些奏摺,一目十行掃視一眼,看到官員們擬定的處置方式,微微點頭,旋即手中硃筆一點,便算是批閱了。
此時養心殿中,尚有十數名由各衙門機構調來的官吏,正在殿中行走,將朝廷之中遞來的各種奏摺分門別類,相互之間商議出如何處置之後,寫成陳論條子,再統一遞到蕭承面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人,是蕭承新設立的官職,內閣行走。都是由朝堂之中各處熟悉政務的經年老吏,或者新近進士充任。
主要職責,便是為了減輕蕭承負擔,幫助處理國家政務。
自從奪回權力,執掌朝政以來,蕭承過得比“997”還累,整天大半精力都耗費在了國事之上,回後宮快樂快樂的時間都很少。
這搞成這樣,和牛馬有什麼區別?
於是,這內閣,便應運而生。
蕭承此時設立的內閣,更像是明朝初期的內閣,由中下層官吏充任,僅是負責幫助皇帝,處置國家政務,而不負責制定國策,把握國家發展的方向。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秘書處!
有這樣一個機構,自然是使蕭承處理政務的效率高上了許多。今日剛過了半天,但處理的奏摺政務,就比得上之前一整日所處理的。
這個時候,一名小太監悄然來到養心殿中,附到馮保耳邊輕聲低語幾句。
馮保臉上,頓時眉頭一皺,旋即湊到蕭承身邊,低聲道:
“陛下,岐王求見!”
蕭承手中硃筆一頓,皺眉道:
“他這個時候來幹什麼?”
“說是為了正式和談之事而來!”馮保回道。
蕭承點了點頭,忽然嘴角一彎,道:
“先讓他等著,然後派人去將伍子胥帶來!”
馮保聞言,旋即點頭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