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童聞言,頗為不解道:
“大師兄,咱們不是已經在來的路上知道了雲國皇帝建立稷下學宮的事情嗎。雲國皇帝既然對我等諸子百家是這般態度,那我們為何還要隱藏身份呢?”
清冷道士聞言,默然地搖了搖頭,道:
“這不是隱藏身份,不過是想要藉助道教低調行事,然後儘快接觸到雲國皇帝罷了。雲國朝堂,宛若一片白紙,諸子百家對此並無多大影響力。若是能夠佔據先機,則可使道家在雲國朝堂之上佔據優勢。有一國朝堂,供我道家弟子施展,便可證明我道家理念優於其餘百家。”
青年道士和道童聞言,臉上頗有些怪異。道童仗著自己年紀小,師兄不常與自己計較,頗為驚奇地道:
“這,可不像是大師兄會說的話……”
清冷道士聞言,微微扭頭,眼神平淡不起波瀾,隨意撇了二人一眼。
“確實不是我說的,這是門中莊長老派人傳來的交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青年道士聞言,神色更是怪異,心中不解,更是下意識地道:
“莊長老啊,怪不得……只是我沒想到,以大師兄的心性性子,竟然會聽從莊長老這樣的交代……”
大師兄微微抬頭,嘴唇不動,清冷聲音再次傳入二人耳中:
“道主在我等走後沒多久,便突然心神有所觸動,閉關修行了。如今門中一切事務,由莊長老負責……好了,多說無益,你二人記住我的交代便是了!”
二人平日便對這個大師兄頗為敬畏,自然是不敢多言,連連點頭,表示自己會很聽話的。
眼前的這群由粘杆處親自帶來的道士們,其實是蕭承遏制佛門的另一個手段。
派人前去道教龍虎山,請其前來雲國傳教。
道教那邊,對於這種好事,自然是連忙應承下來,當即選調教中的有為道士,跟隨粘杆處之人前來。
而這三名道家弟子,則是趕在這個時候,突然找上龍虎山道教掌教,請求一同前來雲國。
道家是諸子百家之中的學派,是研究清靜無為,順應天道的學問。而道教,則是一群宗教人士,在道家理念的基礎之上,融合了仙神鬼魔之說,所成立的宗教。
兩者之間,雖說不是一脈相承,但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絡。道家之託,道教那邊自然是無法推脫。
便是因為如此,這三名道家子弟,才能混入一群道士之中,一同前來雲國。
雲國此前,被佛門經營地滴水不漏,視為自己的自留地。
諸子百家之人若說只是教導雲國百姓習文識字,那佛門那邊自然是不會過多理會,甚至有些樂見其成。畢竟唸佛經,也是要識字的嘛!
但若是諸子百家之中,有任何核心人物前來,想要涉入雲國朝野,增加自家學派影響力的,那就會遭到佛門或明或暗的全力針對,最後只能導致諸子百家應接不暇,狼狽退出雲國。
嗯,幫我義務掃盲可以,拿好處不行!這白嫖一詞,算是被佛門給琢磨透了。
便是這般,導致雲國成了這天下諸國之間,極少數諸子百家沒能影響到的國家。
蕭承歸京之後沒多久,便直接剿滅了佛門第一大寺感業寺。這等手段,可謂是讓諸子百家眼睛一亮,明白了雲國之中的局勢已然發生了大變。
其中動作快的學派,甚至還不知道蕭承建立稷下學宮,允許百家賢士前來講經傳學的事情,便匆匆派遣弟子前來。
這道家,就是其中之一。
中慶城,身為雲國六百多年來經營的京師,又是中原夏國、吐谷渾高原、天竺等地的商道,自然是繁華無比。
人流攢動,車馬不息,叫賣吆喝之聲鼎沸,街邊各式商鋪、攤販應接不暇。
道童年紀不大,又是剛從山上下來,見此繁華景象,不由得左右挑頭,滿眼都是對見到滿城熱鬧,繁華無比的景象而感到新奇高興。
“哇,這中慶城,真的好繁華啊!比古越鎮還要繁華!”道童按奈不住喜悅,興奮地對著身邊兩位師兄道。
古越鎮,是龍虎山下的一個小鎮子,和這雲國京城,自然是沒得比了。
聽到道童的興奮之聲,遊俠兒打扮的粘杆處小頭領當即道:
“我雲國京城,只論繁華,可不輸夏國京師……咦,說來還有些奇怪呢,往日人可比今天多太多了,怎麼現在人這麼少?”
道童眼睛圓睜,驚訝道:
“往日比這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