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敏文臉上帶笑,當即拱手道:
“臣恭賀陛下!黎朝使團,昨日攜國書入京,前來求和!”
蕭承輕笑一聲,道:
“朕之前,還以為黎朝君臣暗中想要玩什麼花樣呢,結果還是求和了!”
馬敏文聞言,笑著道:
“陛下此前親自領兵出戰,南敗黎朝大軍,北擊夏國西南,震懾天下,使我雲國聲望大漲。夏、黎兩國在我雲國面前俯首帖耳,全賴陛下之功!臣為陛下賀,為雲國社稷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蕭承好笑地搖了搖頭,告誡道:
“俯首帖耳?這話有些過了!夏國地大物博,根基深厚。黎朝雄踞東南之地,歷代延續數百年。這兩方,都不是好對付的!絕不可因為一時得勝,而對兩國心生輕視之意!”
馬敏文見蕭承心智成熟,比自己還清醒,毫無少年那種自傲之心,心中倒是更為敬佩,當即拱手道:
“陛下教訓的甚是!”
“好了,馬卿要說的,就是這件事?”蕭承再次問道。
馬敏文聞言,臉上稍稍一肅,開口道:
“陛下,臣此來,還是為了陛下此前新頒佈的水利農田法之事而來。”
馬敏文頓了頓,接著開口道:
“陛下新設常平倉監官,派遣朝中官員充任,分別派往各州郡,監督農業水利一事。陛下此法,鼓勵百姓獻上農耕之術,獎勵各地興修水利之事,此為增長國力的良政!但陛下選派的人,卻是有些不好。”
蕭承聞言,眼睛一動,道:
“哪裡不好?”
“朝中官員久在京中,貿然派他們前去各地任職,他們必然覺得此為發配出京的苦差事,從而心生不滿怨言,有懈怠之心!”馬敏文道。
蕭承聞言,看向馬敏文,似笑非笑地道:
“馬卿,這是在試探朕?”
馬敏文聞言,不自然地輕咳一聲,低頭道;
“陛下恕罪……臣總要知道,陛下您的真實想法啊!”
身為尚書令的他,已經是實際上的宰相了。他這個位置,便需要負責上輔皇帝,下和百官,使得朝廷能夠順利運轉。
所以馬敏文必須要知道,蕭承是想要藉機清除不聽話的百官,還是隻是簡單地執行法令。
蕭承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馬卿不用多想,朝廷百官之中,但凡有朕想要動手除去,怎麼可能現在還留在朝堂之上?如今出京的官員,都以考成法衡量功績,最快一年者,便可調回京中任職。而且這些官員,多非是尚書檯官吏,留在京中,也是吃空餉的,不如盡數派出京中!”
馬敏文聞言,終於放心下來,拱手道:
“是臣妄自揣測了,請陛下恕罪!”
蕭承隨意地擺了擺手,讓馬敏文自行告退。
喜歡太宗皇帝成長計劃請大家收藏:()太宗皇帝成長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