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民曹尚書走上前來,躬身道:
“啟奏陛下,北境諸郡,遭受戰火,需撥款救濟,以安民心。另外還派遣當地官吏,重新安置百姓,制定戶籍名冊。”
好傢伙,這又是一大筆錢。
蕭承嘴角微微抽搐,問道:
“嗯,應當如此。你民曹擬定章程,再行奏報。”
“是!”
……
一眾官員的奏報,其實都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
打錢!
別管是誰,甭管在什麼社會背景下,兜裡有錢才能夠硬氣。
要不是現在蕭承他已經安排人去查抄感業寺了,還真沒有底氣答應呢!
處理完諸多政務,眼看著百官再無奏報之事,蕭承這才微微鬆了一口氣,抬頭掃視殿中百官一眼,卻是突然皺眉,問道:
“今日殿中百官,可是有不少沒來?”
今天朝會之上,百官佇列很是鬆散,相互之間間隔極大。可就算這樣,還沒能站滿半個宣政殿。仔細一打量,這殿中官員和之前舉行朝會相比,數量不足此前四成。
吏曹尚書聞言,當即站出佇列,躬身道:
“回稟陛下,今日百官之中,確有不少告假之人。”
蕭承眉頭緊鎖,再次問道:
“告假?”
“是!”
蕭承聞言,再次環顧殿中,冷笑道:
“這麼打眼一看,似乎這朝中現在站著的官員,都是尚書檯官吏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百官之中,溫體仁下意識地打量了一下週圍,當即出列道:
“陛下,臣廷尉府一應屬官皆在,不曾缺席。”
蕭承冷笑一聲,道:
“對,還有你廷尉府的人。這麼說其餘官員,今日便是這麼巧合,都有事不能前來?”
吏曹尚書聞言,不由遲疑一陣,硬著頭皮開口道:
“也有一些官員,或以自身老朽不堪,或以身患惡疾,上書請辭。此事,臣本想朝會之後再向陛下稟報的……”
蕭承聞言,不由怒極反笑,道:
“請辭?好!朕一向喜歡成人之美,請辭官員,一律應諾。”
原本一直站在百官最前面,裝著木塑泥雕的馬敏文聞言,心中一跳,忍不住站出身來,拱手勸道:
“陛下,此事之後再議吧!”
馬敏文宦海浮沉多年,心思最是敏銳。
今日上朝之時,他便已然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在詢問負責管理官員的吏曹尚書之後,知道不少人告假請辭之後,他心中頓時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