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朝先求和約,如今又擅自撕毀,狼子野心,暴露無遺!未免日後其故技重施,繼續襲擾我雲國疆土,這逃回去的數萬殘軍,必定不可放過!”
蕭承頓了頓,掃視在場將領一眼,高聲道:
“楊大眼!”
楊大眼聞言,當即跨步而出,拱手道:
“臣在!”
蕭承沉聲道:
“兩國邊境,多為山林!你異於常人,腳程迅疾。苗兵又是部族出身,極擅山林作戰。朕便讓你領五百苗兵,沿著黎軍撤退路徑,一路襲擾,使其成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務必讓這些黎朝殘兵,提及雲國,便心生畏懼,此生不敢北顧!”
五百苗兵自然是不多,但部族出身的苗兵一入山林,便似蛟龍入海。兩國邊境的密林中這些“會說話的樹和草”,一定會給黎朝殘存兵卒,留下極深的印象。
楊大眼聞言,當即一拱手,昂然道:
“陛下放心,臣必定不辱使命!”
蕭承點了點頭,又看向其餘將領,道:
“今夜在秀山村修整,明日辰時,大軍開拔,進駐石城郡!”
眾將齊齊拱手,道:
“是!”
揮退了眾將,堂中唯留下劇孟、楊大眼等少數幾人。
蕭承沉默片刻,突然開口問道:
“陳豐此人,只今日所見,威望足以使兵將信服,軍略也不算差。可為何邕州一戰,敗得如此慘烈?”
在場眾人聞言,都沒有回話,下意識地看向站在後面的,一道禁軍打扮的身影。
那名禁軍抬起頭,露出一張方正的面孔。若是剛剛諸將看到此人,必然會呆愣住。
這名禁軍,正是汪曉!
汪曉聽到蕭承發話,思索片刻,斟酌道:
“邕州一戰,黎朝雖小敗不斷,但到底是主場作戰。佔據地利,所以大體之上,只算是略佔下風。”
“直到有探子無意間探查到黎朝軍械糧草存放之地,我便當機立斷,派兵焚燬,這才徹底奠定了勝局。陳豐當時本欲暫時撤退,以鞏固防線。又被我探子察覺,領兵追殺,終於使得撤退變為潰逃,一戰損失了黎朝上下近乎全部的精銳。”
蕭承聞言,眉頭一動,反問道:
“太師,真的沒有向黎朝派遣暗探?或者策反黎朝哪位高官?”
結合秀山郡商賈一事,蕭承這麼看,都覺得是暗中有人,在向雲國傳遞著黎朝大軍動向、訊息。
汪曉聞言,失笑一聲,搖了搖頭道:
“有暗探,也策反了一些官員。但大軍調動之事,他們決計接觸不到。我此前也對此事有所懷疑,但怎麼想也沒有漏洞,可能只是巧合罷了。”
說到這裡,汪曉還不忘開個玩笑,道:
“陛下莫要多想了,說不定,是有人心慕我雲國王化,這才暗中透露訊息呢。”
蕭承搖頭一笑,隨口對著劇孟道:
“你粘杆處,順手留意一下那個報信的商人,看看能不能查出什麼!”
劇孟聞言,拱手應是。
反正不管就算有幕後之人謀劃,還是真如汪曉所開玩笑一般,有人是黎人皮,雲人心。總之對雲國有利無害,沒必要在這個時候追查到底。
喜歡太宗皇帝成長計劃請大家收藏:()太宗皇帝成長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